制藥業巨頭正在衰老?
中國虎網 2007/5/4 0:00:00 來源:
未知
沒有新藥就沒有“拳頭產品”
醫療保健已成為一個大市場。由于發達國家老齡人口的增加和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變得更富有,對醫療保健的需求會越來越多,對新藥品的需求也會增加。
然而,大型制藥公司卻感到日子不好過,制藥業股票的表現令人失望。并且,來自咨詢機構埃森哲公司的一個最新報告估計,由于投資者對大型制藥公司的增長前景失去了信心,涉及未來收益率的高達1萬億美元的“企業價值”已被抹掉。
3家世界上最大的制藥公司都找來了新的主管幫助其進行復蘇。他們之中的一個是輝瑞制藥公司董事長杰弗里·金德勒。最近,金德勒宣布了一個輝瑞制藥公司歷史上少見的大規模戰略調整計劃。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制藥公司將削減1萬個工作位置,大約占其全球勞動力的1/10。
在通常情況下,當一家公司宣布削減成本的計劃時,其股票價格會上升。但這次輝瑞制藥公司的股票價格卻稍微有些下降,因為曾經是制藥業“導航燈”的輝瑞制藥公司正處于嚴重的困難之中。在2006年第四季度,與上年同期相比,其凈利潤下降了112%,僅大約為30億美元。
首要的原因是,輝瑞的“拳頭產品”抗膽固醇藥“立普妥”的銷售正在失去動力。輝瑞制藥公司倚重的一種新的抗膽固醇藥“托徹普”,也由于安全原因而停止了臨床試驗。
現在,金德勒不得不嘗試用其他辦法來使輝瑞復蘇,這就意味著要對付制藥業面臨的三大趨勢——第一,由于仿制藥品公司變得更大膽和大的藥品購買者要節約經費,所以利潤越來越薄;第二,研發新的藥品更加困難,并且費用更高;第三,制藥公司之間的營銷戰消耗了本可以用于研發的資源,并引發了公眾的指責。
管理專家約瑟夫·富勒說,石油企業和制藥企業在大企業中是很獨特的——石油企業和制藥企業是一種“自償”性企業。可口可樂公司能夠在數十年里銷售同樣的糖漿,但石油公司必須要不斷發現新的油田,而制藥公司則必須要不斷地開發新藥品。
專利藥斗不過仿制藥
分析家指出,由于有專利滿期的突然性,制藥公司的復蘇措施顯得更緊迫了。當一種“重磅炸彈”專利(例如“立普妥”)專利滿期時,仿制藥品的競爭能使原來的專利藥品價格迅速下跌,有時能下跌到原來價格的1/10。如果制藥公司不能不斷地向市場投放新的藥品以彌補失去的收入,其將逐漸衰退和死亡。
制藥公司除了有新的藥品上市能以更好的療效而獲得豐富利潤的時期外,大部分時間都要面對衰退的威脅。歐洲、日本和加拿大的政府已經開始要求制藥公司對藥品價格采取較大的折扣。這時,制藥公司在自由市場的美國找到了安慰。但是,美國對新藥品的寬松政策可能即將結束。
新一屆民主黨占優勢的國會正在討論通過政府與制藥公司直接談判來削減藥品價格。輝瑞制藥公司的金德勒確信美國不會進行價格控制。但雖然如此,他也承認,其公司面臨定價約束。美國的私人保險公司和“藥品利益管理者”(包括政府的“聯邦醫療保險計劃”)也期待能夠節約費用。
據美國藥品市場調查機構IMS Health公司估計,全球仿制藥品市場的價值已接近600億美元,其中藥丸和片劑一半以上在美國和英國出售。到2009年,現在的35種名牌處方藥將有12種失去專利保護。業界專家維倫·梅塔估計,全球藥品年銷售額大約為3000億美元。在今后5年內,僅在美國就會有30%的名牌處方藥受到仿制藥品的攻擊。
毋庸置疑,仿制藥品公司的信心正在增加。去年,并不知名的加拿大仿制藥品公司——Apotex智勝“百時美施貴寶公司”推出了“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的抗血小板藥“波立維”的仿制品。
去年,印度的仿制藥品企業蘭伯西公司兼并了6家制藥公司,并且目前正與私人股權公司談判關于兼并德國默克制藥公司的仿制藥子公司的問題。
藥品市場的力量對比正在發生變化,但大型制藥公司并沒有放棄戰斗,他們的律師千方百計地在保護專利權。美國的制藥公司(包括輝瑞制藥公司和默克制藥公司)試圖在專利滿期之前幾個月推出自己的“授權非專利藥品”。但這種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徒勞的。
改革新藥研制策略
業界分析家認為,藥品研發的未來可能會在西倫敦一個不顯眼的街區呈現。在靠近“漢姆史密斯醫院”的一幢新大樓里,英國制藥業巨頭葛蘭素史克公司的研究人員與來自“帝國理工學院”和“漢姆史密斯醫院”的專家一道,用一種全新的方法在研制藥品。他們運用“分子成像技術”,研究人體對微劑量新藥的反應。
牛津大學教授保羅·馬修斯,也是葛蘭素史克公司的“分子成像中心”負責人。他認為,這種研究方式與過去“粗枝大葉、千篇一律”的研究方式相比,將導致一種“新的重復分段進行的開發新藥的研究模式”。例如,他的研究小組試圖使用“基因放映”和“臨床成像”,弄清為什么南亞人比白種人更容易患心臟病、弄清新的藥品是否針對一個地區性市場更有效率。
采用傳統的研究方式,大型制藥公司不能很快推出新藥以填補其藥品專利滿期之后的市場空缺。根據調查機構CMR International公司的數據,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大多數時間,大型制藥公司在研發方面投入了350億美元至400億美元,產生了35種至40種新藥。在2004年,其研發投入已超過500億美元,但產生的新藥數目卻下降到了30種以下。現在,每年的研發投入已超過600億美元,但新藥的數目仍然沒有增加。
匯豐銀行的分析師斯圖爾特·哈里斯認為,從總的贏利性方面看,制藥公司目前的狀況并不是那么糟糕。他的觀點有一定道理,但必須要假定制藥公司能夠提供“重磅炸彈”藥品。然而,有充分理由認為“重磅炸彈”藥品的時代已經結束。正如美國大型生物制藥企業健贊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亨利·特梅爾所說,“在‘專門治療’流行的時候,‘重磅炸彈’藥品已變得不那么重要”。
制藥公司的老板正在設法讓科學家走出他們的“象牙塔”。輝瑞制藥公司不再強調保持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優秀研發中心”,其將把一些疾病(例如癌癥和糖尿病)的治療計劃進行合并。金德勒還要他的秘密研究人員多與外部研究者接觸,他將公司的藥品研發計劃在互聯網上公布,以尋求外部合作。
輝瑞制藥公司正在模仿葛蘭素史克公司的經營方式。幾年前,葛蘭素史克公司將研發工作分配給了較小的研究小組,在研發方案和財務上給予了其自主權。由于改革初見成效,葛蘭素史克公司又在做進一步改革——建立小的研究單位,即使研發的藥品可能與內部已開發成功的藥品發生競爭,也允許其與別的生物制藥公司合作。
分析家朗曼認為,大型制藥公司必須要向“分解”的模式發展,以集中力量在幾個勝任的領域(例如藥品開發或營銷)。許多工作可以轉包給生物技術公司、合同研究機構、獨立的藥品開發公司和獨立的銷售機構。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