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化劑類藥品市場 傳統藥物寶刀不老
中國虎網 2007/9/13 0:00:00 來源:
未知
在我國醫院用藥市場上,名列三甲的大類藥物與排名多年變化不大,依然是全身用抗感染藥物、心血管系統藥物、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其中,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是市場上最為敏感的藥物,國家政策性調價對其影響力相對較弱,“三資”企業藥品所占比重較大,而上市新藥又是推動市場增長的動力。近幾年,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的醫院購藥金額不斷增長,逐漸趕超心血管系統藥物,排序第二位。2006年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的醫院購藥金額增長率為20.46%,高于15個大類的整體水平。
按照ATC分類,抗腫瘤藥物包括抗代謝藥、烷化劑類、細胞毒素類抗生素和相關物質、植物生物堿和其他天然藥、其他抗腫瘤藥五個亞類。2007年1季度植物生物堿和其他天然藥以35.68%的市場份額排在首位,其他抗腫瘤藥在奧沙利鉑領軍下緊隨其后,市場份額與排序第一位的植物生物堿和其他天然藥僅相差1.13個百分點。
在腫瘤治療藥物的五個亞類中,烷化劑是最為傳統的治療藥物之一,最早被人們用于腫瘤治療的藥物就是烷化劑中的氮芥類藥物。烷化劑因其低廉的價格受到患者青睞,這類藥物在上市50余年后仍然活躍在臨床抗腫瘤一線,多數藥物仍是腫瘤臨床化療方案中不可或缺的。
市場空間逐漸萎縮
烷化劑屬于細胞毒藥物,烷化劑藥物性質非常活潑,其烷化基團能與細胞中的重要生物活性基團如氨基、巰基、羥基等發生烷化作用,使之不能在細胞代謝中起作用,最終造成細胞死亡。烷化劑主要包括氮芥類、亞硝脲類、乙烯亞胺類、磺酸類、糖類等。1942年,氮芥用于治療淋巴肉瘤,標志著烷化劑作為化療藥物首次運用于臨床。50多年來,烷化劑日益受重視,簡單的化學結構和高效的化學反應活性,使烷化劑成為研究細胞內與化學反應相關的生物效應的合適藥物。許多化療藥物可誘導不同種類的腫瘤細胞系發生凋亡,這為研究化療藥物機制和化療中的藥物耐受性問題提供了途徑。
2004年~2006年烷化劑的醫院購藥金額和購藥數量均呈持續增長的趨勢,2005年、2006年數量增長率分別為28.07%、32.63%,金額增長率略低于同期數量增長率,分別為11.19%、27.48%。雖然烷化劑的醫院購藥數量和金額的絕對值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增長,但由于增長速度低于抗腫瘤藥的整體增長速度,故其市場份額未增反降。
2004年~2006年烷化劑在抗腫瘤藥醫院市場中的份額在逐漸下降。2004年其市場份額為2.73%,至2006年已經下降到2.27%。經過幾十年的臨床應用和發展,許多新型的療效更為明顯、副作用更小的抗腫瘤藥物相繼問世,對烷化劑市場造成沖擊。另一方面,烷化劑中也有一些藥物因為臨床有效率很低而遭到淘汰。以上兩方面原因使得烷化劑在抗腫瘤藥醫院市場中的份額不斷縮減。
一方面由于腫瘤患者接受放化療治療后,經常出現吞咽困難、惡心嘔吐等癥狀,而另一方面腫瘤患者中多數病人住院治療,便于采用注射這一給藥途徑進行治療,因此長期以來腫瘤患者較少應用口服藥物。近年來,隨著化療輔助用藥的廣泛應用,加之鞏固治療的需要,口服藥物使用量開始增加。片劑和膠囊劑兩者的整體份額在2006年2季度~2007年1季度為38.28%,較上一滾動年增加11.20%。這一變化主要得益于烷化劑類藥物中司汀類藥物,如洛莫司汀、雌莫司汀、司莫司汀等口服抗腫瘤藥物的廣泛使用。
異環磷酰胺獨占鰲頭
按照ATC分類,烷化劑又分為氮芥類似藥類、烷基磺酸鹽類、乙烯亞胺類、亞硝基脲類、環氧化物類、其他烷化劑六個小類。氮芥類似藥類是烷化劑中最早應用于臨床的小類,并且一直以絕對優勢占據著第一位,其2007年1季度金額MAT值占據整個烷化劑的70.31%。氮芥類似藥類在烷化劑中的領軍地位有賴于異環磷酰胺在醫院市場中的熱銷。
2007年1季度金額MAT值排序第一位的藥物為異環磷酰胺,占據烷化劑30.37%的市場。異環磷酰胺屬于環磷酰胺的衍生物,在體外無活性,在體內卻對多種轉移性腫瘤有明顯抑制作用,可治療骨及軟組織肉瘤、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頭頸部癌、子宮頸癌、食管癌等,1993年在國內正式面世。此前,國家發改委對環磷酰胺規定的最高零售價為4元/瓶。在利潤空間縮小的嚴峻考驗下,企業紛紛撤出環磷酰胺行業。由于異環磷酰胺類產品的價格要比環磷酰胺類產品高出許多,因此在生產環磷酰胺得不到回報的時候,國內幾大主要生產環磷酰胺的企業紛紛改換生產線,生產異環磷酰胺。
排序前5位的藥品中增長最快的為排序第二位的替莫唑胺,2007年1季度其金額MAT值占據烷化劑23.74%的市場份額,較去年增長32.44%。替莫唑胺目前是唯一治療腦膠質瘤的口服膠囊制劑,針對性強,特異性高,可透過血腦屏障,是治療腦膠質瘤及轉移瘤的特效藥。該品毒副作用低,可以較長時間用藥,同時具有延長生存時間,提高生存質量的作用。常規化療耐藥后用替莫唑胺仍然有效,不僅無交叉耐藥性且有協同增效作用。替莫唑胺具有的此類優勢,促進其在臨床的應用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