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醫藥市場分析
中國虎網 2008/10/14 0:00:00 來源:
未知
一、醫藥工業產銷完成情況
今年以來,醫藥工業生產增速穩步提高,產銷銜接狀況較好。據統計一季度全國醫藥工業總產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完成423.9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28%。一季度全國醫藥工業銷售產值完成299.9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80%,產銷率為90,39%。
二、醫藥商業購銷完成情況(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醫藥商業購銷總體增勢不變,增幅回落,各大類發展依舊呈現不平衡格局。據統計,一季度全國四大類醫藥商品購進總值為144.1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92%, 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57個百分點。其中藥品類為135.9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 26 %,增幅比同期回落2.39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國四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值為174. 77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8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38個百分點。純銷售為109.89 億元,比同期增長3.53%,增幅比同期回落3.56個百分點。從分類情況看, 藥品類雖然保持了增長的格局,但幅度有所回落,其總銷售為163.90億元 ,比上年同期增長6 .26%,增幅比同期回落4.31個百分點,純銷售為102.51億元,比同期增長5.02%, 增幅比同期回落3.28個百分點;醫療器械類總銷、純銷分別比同期下降13.37%和14 .27%;化學試劑類、玻璃儀器類總銷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10.96%和9.72%, 純銷則分別下降12.40%和5.89%,影響醫藥市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從今年一季度看,物價因素十分突出,由于降低藥品零售價格的政策遲遲未能出臺,但風聲卻早已放出來, 本應在春節前后出現一個購銷高峰沒能如期而至。醫療單位減少或停止從商業進貨, 商業為減少資金占壓,也不敢貿然從工業購進,大家都在等待觀望, 商業為減少資金占壓,也不敢貿然從工業購進,大家都在等待觀望,因此整個購銷工作受到影響,這是購銷幅度比同期回落的主要因素。此外,各地相繼醞釀出臺的“醫衛聯合”方案,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商業銷售帶來了不利影響。
三、醫藥市場的墓本特點
1、社會需求平穩增長,幅度趨緩。首先, 人口的自然增長和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形成是醫藥市場消費需求平穩增長的基本因素。此外,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健康投資的增加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醫藥市場的消費。1998年我國凈增人口 1991萬人,按人均購藥額53.68元計算,新增藥品銷售支出達10億元。 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由于整個社會配套改革政策的逐步到位,社會消費需求增速減緩, 醫藥消費需求也呈現出增幅趨緩的態勢。主要是目前一些正在出臺和正在醞釀出臺的各方面的改革措施,使居民未來支出預期增大,居民收入增長在較長一段時期較大幅度落后于GDP的增長,使居民即期消費傾向減弱,消費行為更為謹慎。此外,敢革力度的加大, 下崗、新增就業人員的壓力均形成了消費需求不旺的動因, 在某神程度上制約了醫藥消費的增長。
2.藥品類所占比重持續上升, 依然成為支撐醫藥市場穩定增長的決定性因素。據統計,一季度藥品類總銷售額占四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值的93.78%, 其比重比九十年代初期上升了8至9個百分點,藥品市場的持續平穩增長,成為醫藥市場總體穩中趨升的關鍵。
3.醫藥零售市場仍呈現持續快速發展態勢。醫藥零售以其周轉快、無拖欠、經營靈活、可適應不同層次消費需求等特點,保持了快速發展的態勢。據統計,一季度全國六大類醫藥商品銷售中,對居民零售額為38.2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 36%, 顯示出醫藥零售市場的持續暢旺。
4.農村市場需求潛力巨大。據統計, 一季度全國六大類醫藥商品銷售中對農村銷售額為33.25億元,占六大類商品銷售總額的13.57%,其比重較上年同期增加4.13 個百分點,顯示出農村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 因此積極做好農村市場供應工作的調研,加快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滿足農村市場的消費需求, 已成為各級工商企業的共識。
5、地區經濟增長水平差距的擴大,使藥品消費市場的發展出現不平衡。據統計, 全國35個報表單位,藥品類銷售比上年同期增長的有22個地區,占62.86%。 其中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有16個地區,占增長地區的72.73%。銷售額居前五位的地區依次為廣東、江蘇、浙江、山東、上海,這5省市藥品銷售額合計達74.80億元,占全國藥品類總銷售的45.64%。 顯示出經濟發達地區的總體消費水平高于內陸和邊遠地區。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