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06/9/15 0:00:00 來源:
未知
5月30日,沈陽明日科技展覽貿易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十二屆(東北)國際醫藥、保健產業博覽會”在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3家展會集中在沈舉行
本來想把“東北藥博會”夏季展固定在每年7月初的承辦方,已經不斷把日期向前提。沒想到,今年與沈陽市貿促會等單位承辦的中國東北(國際)醫藥保健產業博覽會提前到了5月30日,卻仍然被內蒙古方面搶先了一天。而讓主辦方更為煩惱的是,另一家公司也把一個內容相近的沈陽藥品、保健品交易會定在了30日開幕。
沈陽藥品、保健品交易會主辦方——我省某展覽服務公司的總經理呂紅說,按原計劃,她的公司所要舉辦的是醫療器械展,但由于科學宮的一個展會招展困難,她就接手了這個時間段的展會。
呂紅回憶說,在2003年時,由于同時有4家公司辦藥交會,沈陽市展覽協會不得不與4家公司協商,將這4個展會合并成兩個。但后來,仍然是各自為戰,沒有一個互相妥協的方案。
藥展如何競爭引爭議
今年4月在鄭州舉辦的第55屆全國藥品交易會是國藥集團主辦的,除了規模大和檔次高吸引人外,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展覽公司下血本去招商。
與會沈陽某藥業公司的有關負責人說,沒想到在鄭州藥交會上看到的不只是同行,還有很多展覽業的熟人。去了一趟回來,展會招商的材料快趕上藥品資料多了。
在5月29日的遼寧工業展覽館展會會場也出現類似情況,最引人注目的不是藥企,而是各種藥展的招展。從文化路一直延伸到展覽館內,地上鋪滿了內蒙、廣州、濟南、南京、石家莊等省市舉行展會的廣告。而在展覽館內外,到處可以看到手舉藥展標志的年輕男女。
據了解,沈陽從2004年開始,藥交會就如雨后春筍,一年就冒出七八個。沈陽市展覽業行規行約對此也有約定,同類題材的展會間隔時間應為3個月以上,一年不超過4次。但行規沒能阻止同題材展會的同時舉辦。
呂紅承認,在這3個展會上,參展企業和專業觀眾,交叉的很多,但如此針鋒相對的競爭,有好處也有壞處。“好的方面是通過展會的競爭,促進了行業的發展。弊端就是互相爭奪客戶。”內蒙古的主辦方則認為,爭奪客戶也算不上壞處,而是行業競爭發展的必然。
藥企疲于參加展會
對于這種同時開展的現象,最苦的是企業。沈陽某藥企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副總對記者說,最怕的就是同時舉行藥展,由于3個展會同時舉行,他們公司的高層和營銷人員不得不把精力分散到3個展會上。
另一家沈陽藥企的負責人說,本來參加展會對企業來說是一件好事,“我們一般是針對專業客戶,所以在一次展會上花幾萬元參展費、資料費,就是想給客戶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他抱怨說,現在展會太多,一年全國有上百個藥交會,光沈陽的展會就已經讓他們疲于奔命了,一年下來的參展費、資料費、差旅費等費用要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其中重復的很多,已經起不到藥交會的作用了。
這位負責人認為,現在展覽業的競爭,有很多是低檔次的無序競爭,“現在的醫藥展會,大部分是從頭到腳,從里到外,什么都展。”他說,很多中小藥企的品種是有針對性的,比如治腦血管的中成藥,治皮膚的化學藥。“而現在的展會卻包羅萬象,醫藥、器械和保健品都有,我們找對口的客戶,就像大海撈針一樣。”
專家支招
展會應該選擇合作造勢
沈陽著名的企業投資顧問劉新明先生認為,目前沈陽這種無序競爭不足為怪,3家同時辦藥展,至少說明了沈陽在會展方面的重要地位,也都會給沈陽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不正常的是,處于造勢階段的沈陽,卻不能協調力量,把展會做大,而是內部紛爭,削弱了沈陽的藥業會展地位。“所以,現在幾家辦展企業更應該去合作造勢,而不是無序競爭。”
沈陽師范大學會展經濟與管理系主任陳獻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此白熱化的競爭,不只是在沈陽,在全國的大城市里都存在。“在這種采購商比較固定的不完全競爭領域,容易出現無序競爭。”而這時,一方面需要競爭,一方面也需要政府伸出有形之手,出臺相應的規章。出現這種競爭未嘗不可,但如果能整合資源,互相合作,才會讓沈陽的會展業達到規模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的地位。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