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07/10/11 0:00:00 來源:
未知
在近日舉辦的“2007中國生物醫藥發展峰會”上,關于資本市場與醫藥行業關系的探討十分活躍。
“世界范圍內的風險投資都將向中國靠攏。”和君創業投資咨詢公司的一位高管認為,“其中一個投資焦點就是醫藥行業,尤其是生物制藥領域。由于中國科技人才儲備雄厚,智力容量足夠大,致使風險投資對中國醫藥產業的新藥研發非常感興趣。”
和君咨詢公司曾為一些國際財團做投資顧問,期間明顯感到國際資本對中國醫藥行業的投資興趣。2005年,一家華爾街的私募股權投資部門委托他們重點研究的行業中,醫藥位居前列。和君咨詢公司預測,醫藥行業在未來5年將成為投資重點,而且資金量很大。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于明德表示,自去年年初開始,國際資本進入中國醫藥行業出現明顯加速跡象,如高盛、美林、軟銀等投資銀行幫助國內藥企打通了國際資本市場管道,并募集了大量資金,促進了中國藥業的國際化進程。
“國際資本加速認可中國醫藥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的價值和地位。”北京醫藥集團董事長衛華誠表示。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我國內地醫藥企業在海外上市的有上海醫學之星、邁瑞醫療、斯達制藥和中生北控4家公司,共募集資金近5億美元。而2007年前4個月,就有5家醫藥企業在海外上市,分別是貴州同濟堂、武夷藥業、四環控股、先聲藥業和沈陽三生制藥,這5家企業募集的資金超過7億美元,預計到今年末,在海外上市的我國醫藥企業數量至少會比2006年翻一番。
“資本市場正在改變醫藥企業的生存方式與競爭態勢。”和君咨詢公司的高管認為,受此影響,中國醫藥產業格局、企業成長方式和生存狀態將會發生演變。首先,在資本市場對醫藥產業持積極態度的形勢下,醫藥企業通過努力上市,與資本市場連通,致使企業的證券在資本市場上具有了套現、變現的功能。藥企的成長方式將發生改變——醫藥企業可以通過換股并購的方式整合具有優秀產品或資源互補的企業。比如,某上市制藥公司動議通過換股并購的方式并購貴州某苗藥廠。目前,越來越多的醫藥企業家意識到,企業成長方式要從產品競爭的經營層面升級到資本運作的層面,使企業的市場份額快速增長。
其次,資本市場拉動了醫藥企業的結構重組。某企業是國內某大型生物集團的一部分上市資產,主要生產疫苗產品,由于資本市場對該醫藥公司疫苗概念的認同,驅動了該生物集團把整個集團范圍內的所有與疫苗相關的資產、資源與經營,逐步重組到上市公司內,打造成中國疫苗領域的第一品牌。該集團一旦確立品牌優勢,便可借其資本優勢進行大規模融資,融資成功后,銀行資金也將主動跟進,這家公司有可能融到幾十億元資金。有了資本支撐,該集團就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整合與疫苗有關的生產和經營的產業資源,也可以在疫苗領域內做風險投資,壟斷研發和產品創新。
目前,醫藥商業板塊有11家上市公司,包括國藥股份、上海醫藥、南京醫藥、一致藥業、華東醫藥等,總市值432億元,僅僅相當于蘇寧電器的60%。機構預測,到2016年,中國醫藥商業板塊市值可達3000億元,上市公司龍頭市值可達500億元以上。
醫藥行業除了有整合趨勢外,也存在分散趨勢。由于風險投資的支持,大量創新性的新型藥企會像雨后春筍般出現,一些企業可能只有一個獨特的產品,這樣的企業,在未來會出現“春筍”現象。另外,中國市場層次較多也是分散趨勢的主要原因,不同層級市場支撐了各種類型醫藥企業的存在。(作者:李雪墨)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