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08/4/29 0:00:00 來源:
未知
一 二十萬與七千,“找藥難”并非空穴來風
對于老百姓“看病難”這個問題,舉國上下都已經達成了共識。政府也正在制定相關政策,逐步解決這個難題。但對于“找藥難”,認同度就差了很多了。在許多人的眼里,如今藥品市場高度繁榮,藥品流通十分暢通,硬要說“找藥難”,似乎有些說不過去。的確,隨便到哪個城市舉目一望,形形色色的藥店、醫院、診所,比比皆是。即使在規模不大的鄉村小鎮,往往也有七八家藥店、診所。似乎老百姓要買店藥并非難事。但實際上,“找藥難”并非空穴來風,是確確實實存在的問題。
登錄國家藥監局網站查詢,可以了解到,國家藥監局批準的國產藥品就有19萬種之多、進口藥品也有7500個、國產醫療器械近58000個、進口醫療器械近18000個、保健品4800余個。一般來說,小型藥店經營的品種就只有2000~3000個,中型藥店經營的品種就只有4000~6000個,大型藥店也不過10000個左右。目前,一般藥店除了銷售藥品外,還經營保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等。從經營的品種來看,藥品能夠占到70%已經是很不錯的了。所以,就大型藥店而言,能夠供消費者選擇的藥品也不過7000余種。二十萬與七千,不到百分之四。當然,就一般的感冒咳嗽頭疼發熱的小毛病而言,7000個品種也就足夠解決問題了。但對于患有特殊疾病的患者來說,選擇的范圍就太小了,往往找不到需要的藥品。筆者了解的2個真實案例,就充分說明這個問題。
筆者認識一位連鎖藥店的老總。前段時間,這位老總的親人患病,需要一種藥品“希羅達”。他在蘭州沒有買到,在成都也沒有找到,最后終于在北京買到了這種藥品。試想,以一位大型藥品零售連鎖公司老總的身份、社會關系和信息資源,要找一種藥都如此艱難,一般老百姓又當如何呢?我曾經問過他,為什么蘭州、成都沒有賣的,北京卻有?答曰:這種藥在蘭州、成都不做市場,只做醫院,醫院賣得太貴!而北京就做市場,在藥店就能買到。
還有一位朋友,需要買一種藥,費了很大的勁也沒有買到。終于,他在某一藥店詢問到了這種藥的信息,十分高興。當營業員問他要買多少時,他反問營業員,這藥的效期是什么時候。他要根據藥品的效期,一次性地把需要的藥品買夠。你看,這位朋友實在是找藥找怕了,一旦發現,就想一勞永逸!
筆者也曾經為找2種藥跑遍了大小藥店。一種是上海衛生材料廠出的“關節止痛膏”,每袋2張,市售價0.50元,一種是天津出的“鼻通”,售價在1.00元左右。前兩年成都藥店還有賣的,如今就難覓蹤影了,請朋友到批發市場和社區診所,也沒有找到。最后上網到廠家網站,發帖求購,也是泥牛入海無消息。
區區幾個事例,并不能說明太多的問題。但是,只要稍微留心一下,你就會發現,“找藥難”實際上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二、“找藥難”成因淺析
1、藥品銷售市場分割是主要原因
凡是做藥的人都知道,藥品銷售分“做市場”和“做醫院”。為保護銷售者和經營者的利益,這兩塊市場涇渭分明,不能交叉。做醫院的品種不能進入市場銷售。所以,大量的藥品就被限制在醫院里,消費者難以接觸并選擇。醫生就成為藥品推薦的主體。醫生想讓患者吃啥藥,患者就只能吃啥藥。根據醫生的診斷和處方用藥,本來也沒有什么不對。問題是,醫院的藥價往往高于市場價格,一些小病也要吃很貴的藥,搭車現象也十分嚴重。感冒了到醫院看一下,花個上百元是常事。齊二醫500萬天價醫療費就是最典型的事例。看病難、吃藥貴,成為老百姓揮之不去的痛。所以,市場的分割不僅造成了找藥難,而且是導致藥價高的重要原因。
假如消費者在醫院看了病,想少花些錢到藥店買藥時,往往因為是醫院品種,到藥店是很難買到的。在藥店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消費者拿著處方或者寫著藥名的小紙條,到藥店詢問。營業員一看就知道是醫院品種,藥店沒有。給顧客介紹同類產品時,即使價格便宜得多,顧客一般也不會接受。顧客之所以會如此表現,主要的是缺乏藥品知識,盲目相信醫生的話,醫生的引導在此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藥品零售企業的經營規模所限
如今,城鎮的藥品零售商店很多,同行之間的競爭激烈,銷售成本在不斷增加。所以,藥店的面積一般不會太大,大都以150平米以下的社區藥店為主要的經營方式。在城市繁華地段租用幾千平米的場地辦大型藥店,要想贏利是比較困難的。鑒于鋪面面積的限制,藥店要擺放展示大量品種是不可能的。實際上,往往有許多廠家在生產不同品牌、不同劑型的同一種藥。比如:乙酰螺旋霉素片,國家藥監局就發出了705個批準文號;阿莫西林,國家藥監局就發出了875個批準文號。顯然,藥店要備齊所有的藥品是沒有必要的,也是不切實際的。實際上,藥品零售企業只能選擇某些經營條件好的品種經營。如果消費者一定要購買某個廠家、某個品牌的某種藥品時,就會遇到困難,有可能要跑好幾個藥房才能如愿。如果是小地方的顧客,就有可能要到大城市的大藥房才能成功。
進口藥品,一般數量有限,保存條件要求高,價格比較高,針對性比較強,一般零售藥店都沒有銷售。一般來講,消費者求購進口藥品都是有難度的。
一般藥品零售店也不經營價格高昂的貴重藥品。消費者若要購買貴重藥品,顯然是要經過一番折騰才能稱心如意的。
開藥店,總是想賺錢的。所以,利潤空間小的價格低廉的藥品,藥店往往也不愿意經營。上面提到的“關節止痛膏”和“鼻通”,就是便宜的低利潤品種。但這類藥品恰恰是消費者最喜歡的。其實,有個道理大家都清楚,那就是,藥并非越貴越好,對癥就行,有療效就好。但是,既然藥店不愿意賣,老百姓就難以買到。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