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07/8/7 0:00:00 來源:
未知
在醫藥營銷的終端推廣領域,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使用頻率頗高的術語:客情關系。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與客戶之間的感情。不要小看這頗為簡單的四個字,你的產品能否順利地實現銷售、回款,就取決于這四個字。你可能認為這句話有些夸大了。那么,讓我們來看一下終端工作的大致流程:鋪貨——陳列——店員培訓——銷售——回款。你的根本目的是回款,(再準確一些是提高重復購買率,因為這是整個產業鏈賴以生存的根本),目前國內的藥品市場基本上還是仿制藥占主導地位,產品同質化現象異常嚴重,假如你的產品沒有品牌、價格、終端推廣支持等等優勢,藥店很難接受你的品種,貨鋪不進去,其他的工作就無從談起,但如果你和藥店經理的關系較好,他就可能會網開一面,試銷一個階段。產品進入藥店后,爭取好的陳列面、提高首推率、品種的缺、補貨等等工作都與客情關系密不可分。因此,終端維護工作是以客情關系作為基礎展開的,如果把終端的具體工作比作“幾根線”的話,那么客情關系就是“一根針”,所有的線都要通過這根“針”穿進去。
既然客情關系在終端推廣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是否讓代表加大拜訪頻率就能建立起良好的客情關系呢?答案是否定的。理由如下:
1. 過高的拜訪頻率會使代表疲于奔命,降低拜訪質量
藥店代表與醫院代表的區別就在于工作核心一個是“面”,而另一個是“點”。大家知道,一個藥店代表每天平均要維護15-20家藥店,加大拜訪頻率勢必要增加他們的工作量。而為了完成拜訪次數,只能縮短拜訪時間,如蜻蜓點水一般,如此一來,可能有些工作會不到位,或“出工不出力”,點個卯就走。純粹是無效勞動, 從而造成各種資源的浪費。
2. 導致部分藥店疏于管理
雖然藥店代表作的是“面”上的工作,但20/80定理同樣適用于藥店維護工作。一些大賣場、配送及管理規范的連鎖藥店的銷量占區域銷量的大部分。代表為了完成銷售指標,在正常的拜訪頻率時對這些藥店投入的時間、精力就比較多,而對于一些品種少、銷量一般的C級藥店,每月1-2次的正常拜訪頻率就可能打點折扣。假如提高拜訪頻率,這種現象可能會更嚴重,形成“剪刀差”。長此以往,將會導致終端資源的流失。
3. 頻率過密會讓店方產生反感
之所以對藥店的拜訪路線、拜訪頻率作出具體要求,除了保證轄區所有藥店都拜訪到位、節省代表時間和體力等等因素之外,還考慮到過密的拜訪會影響店內的正常工作這一因素。處于銷售高峰時,店員、店長忙于接待顧客,無法與代表建立有效溝通,這樣會造成無效拜訪。而顧客少的時候,有的藥店一天要接待許多廠家代表,,店方難免會產生厭煩情緒。
既然過密的拜訪頻率會帶來上述的負面效應,那么如何在保持正常的拜訪頻率的同時,又獲取良好的客情關系呢?筆者認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鑒:
1.用好人
銷售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過程,人是決定一切的因素。因此,用一個素質高、能力強的代表是你的首選。營銷經理平時要注重對代表綜合素質的培訓,提高代表做事的條理性、計劃性。
2.掌握正確的溝通技巧
藥店代表因為管轄的藥店多,工作量大,每家店的拜訪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就需要迅速進入角色,快速拉近雙方之間的距離,所以代表的親和力要好、溝通能力要強,尤其是首次拜訪的藥店,開始的十分鐘盡量不要涉及業務范圍,而應該首先建立起朋友式的關系 ,店方對你的第一印象好,下一步的工作就水到渠成了。業內有句話叫“做藥先做人”。只有對方接受你這個人,他才會接受你的產品。我有一個朋友,是做代理產品的,有次去一家藥店鋪貨,因為同類品種較多,又不是廣告產品,也沒有任何終端支持,店經理不愿意接受。但是,他從店經理的口音里聽出是自己的同鄉,就轉移話題,和老板閑聊家鄉的風土人情,聊到最后,老板自己主動讓他把產品放到店里試銷了。因此,在溝通過程中,找到正確的切入點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選擇正確的拜訪時間、拜訪對象、掌握恰當的談話時機
合理選擇正確的拜訪時間尤為重要,要盡量避開上午10-12點、下午4-7點的銷售高峰。假如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與經理、店長溝通,可事先打電話預約。如果是進行目標店員的拜訪,在她接待顧客時不要與之交談,而要協助她說服顧客,達成交易。
4 。提高店方的認可度
現在醫藥市場的拼殺已經進入了白刃戰階段,為什么有些品牌藥的差價小而藥店還愿意經營呢?一方面是有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們的終端服務好,支持力度大,經常搞一些店頭促銷活動,藥品出現問題后處理及時、妥善。
現在的藥店除了個別大賣場外,大多是社區店,客戶群體里面,熟客占據相當大的比例,假如藥店售出的藥品出現了問題而不能及時解決,以大眾的口碑傳播速度,藥店和你的產品的信譽就會喪失殆盡。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