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09/6/5 13:55:56 來源:
未知
“我們也在等待,沒想到延遲了這么久。”5月25日,天士力醫藥營銷集團常務副總李榮對記者表示。
原定于4月底露面的基本藥物目錄,時至今日仍未出臺。知情人士透露,推遲的原因主要在于目錄還需大幅調整,基本藥物的品種數有所減少,而此前在目錄草案中占據半壁江山的中藥品種更是首當其沖,一些中藥獨家品種的退出幾成定局。
“這種減少既有決策部門的考慮,也有企業自主抉擇的結果。”上述人士稱。
推遲的目錄
招商證券近日出爐的一份行業研究報告稱,衛生部砍掉了36個獨家品種,4月中旬已將基本藥物目錄上報國務院新醫改領導小組。但是,近日又被國務院打回到衛生部和人保部,原因仍是獨家品種過多。
“我們也聽到這種說法,修改后的目錄什么時候出來現在還不清楚,但基于這一目錄的6月份的招標肯定要推遲了。”秦脈醫藥科技公司總裁王波告訴本報記者。
基本藥物制度,是新醫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與醫藥企業最直接相關的改革環節。而基本藥物目錄則是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第一項工作,所以其推出進程一直備受關注。
4月初,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在回答“基本藥物目錄有無時間表”時明確表示,這項工作經過嚴格的遴選程序,經過多方專家論證,通過征求各方面的意見,大體上已經有了一個初稿,在今年4月底以前一定能夠公布。
25日,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目錄延遲出臺,原因之一在于政府的財政支付能力有限,在這個前提下,需要國家買單支付的基本藥物目錄可能需要縮減,此前公布的草案中有600多個品種,“感覺有些多了”。
東盛英華醫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冉鐵軍25日對本報記者表示,政府工作報告表明,今后三年各級政府擬投入8500億元進行醫改,其中中央財政投入3318億元。剩余的資金需要各級地方財政補上缺口。
“在今年經濟大環境不好的前提下,各級政府的支付能力有限,而且這部分資金如何在醫和藥領域分配也值得關注。”他解釋說。
而在王波看來,對中藥品種的認定和遴選標準的爭議,也是目錄延后的重要原因。
在此前流傳的基本藥物目錄征求意見稿中,包括615個品類,312種化學藥(生物藥)和303種中成藥(包含14種中藥注射液)。其中,化學藥與WHO基本用藥目錄高度重合,中成藥目錄中則包含了多個獨家生產的品種,公布的全部為藥品通用名。
王波指出,一些中藥獨家品種,是由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所有。“基本藥物必須保證對基層醫療機構的供應,小企業和小廠家是否具備相應的供應能力必須考慮。”
他還指出,一些中藥注射液品種在安全性問題上存在爭議,是否適合進入基本藥物目錄也值得考量。
此前,基本藥物按計劃在6月份實行招標,但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的進度看,很難按照之前的時間表推進。畢竟,基本藥物目錄出臺后,還需一系列配套執行方案,比如定價、招標、流通、報銷等操作細則。
企業:價格與市場的權衡
“我們現在不是特別關心這個事情,不過,能進當然好。”25日,天士力醫藥營銷集團常務副總李榮對記者表示。
面對基本藥物目錄帶來的擴容市場,企業也在謹慎選擇,畢竟,這個市場的增量是以價格的降低為代價的。
一家證券公司的醫藥研究員對記者表示,進入基本藥物目錄后,雖然市場有快增量,但產品的價格肯定要降低,目前業內傳言至少要降25%。這種情況下,企業必須權衡銷量上升和價格下降兩種因素下,誰更為主導。
業內人士也指出,從目前各方面透露的信息來看,基本藥物降價是肯定的,只是降多降少的問題。那么,企業的產品是否進入基藥目錄,關鍵就看能給企業帶來多大銷量的提升,看“量”的增加能否抵消甚至超過“價”的降低所帶來的損失。由于現在基藥配套政策還不明朗,“量”的增加還難以估算,而由于基本藥物的配備使用到位有3年時間,所以還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
根據新醫改方案表述,所有零售藥店和醫療機構均應配備和銷售國家基本藥物。從2009年起,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其他各類醫療機構也都必須按規定使用基本藥物。
“這一條無疑是對基藥銷售廣度的重大利好,由于政策要求醫療機構與藥店應該配備基藥,所以,未來基藥品種無論是進院還是鋪貨都會更加容易。但方案有一點并沒有明確,醫療機構與藥店配備基本藥物是指必須將600多種基藥品種全部‘備齊’還是只需‘備有’基本藥物,這兩種看法都有人支持。”上述人士指出。
前述醫藥研究員還表示,制度在基層醫療機構的執行情況也頗為企業關注。如果不能執行到位,進去以后市場也難以大幅增加。特別是在現在基層醫療機構包括社區醫療機構就診率還不高的前提下。
她建議說,企業應該根據具體品種的銷售主流渠道和銷售情況,具體分析是否應該進入基本藥物目錄。
李榮告訴本報記者,天士力公司的復方丹參滴丸應該不會進目錄,此次進目錄的只涉及公司的一個產品荊花胃康。此前,業界傳言,“復方丹參滴丸”作為治療心血管大病種的獨家品種,進入2009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幾無懸念。
對此,上述研究員指出,類似復方丹參滴丸這樣在OTC渠道銷量很大的品種,進入目錄帶來的增量彌補不了降價帶來的損失,這應該是企業選擇不進目錄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備戰基本藥物市場之前,一些藥品企業還在產品價格上有所動作。
一位不愿公開姓名的企業人士透露,其朋友所在的企業目前就向地方政府上報材料,希望近期能夠將產品價格一次性提高50%。“這樣即便進入目錄后降價,也能保證一定的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