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09/9/18 13:40:06 來源:
未知
張千兵,1955年1月生,大學學歷,正高級工程師,曾任河北省藥物研究所合成室主任,河北省藥物研究所副所長,河北省醫藥管理局科技處處長,河北省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河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安全監管處處長,華北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華北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集眾望所歸 翻開醫藥界發展新篇章
華北制藥籌建于1953年6月,當時我國青霉素、鏈霉素尚依賴進口,為改善缺醫少藥的局面,國家投資7588萬元,作為“一五”計劃重點建設項目, 1958年6月順利投產。華藥的建成,開創了中國大規模生產抗生素的歷史,并成為當時技術和規模居世界前列的抗生素廠,從此中國缺醫少藥的局面得到改善。歷經52年的發展,華藥已由一家產權結構單一的工廠,成為擁有29家子分公司、多元投資主體的企業集團。其中,上市公司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大的控股子公司,其下又有18家子公司。截至2004年底,華藥總資產已達到173.5億元,生產占地130萬平方米,職工1.8萬余人,累計實現利稅109.6億元,是當年國家投資的144倍。
目前華北制藥集團公司當屬中國最大的化學制藥企業之一,主要經濟指標始終處于國內同行業前列,主要業務包括:抗感染原料藥、抗感染制劑、生物制藥、免疫抑制劑、心腦血管用藥、維生素與營養保健品六個系列580多個品種,主要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較大的份額,其中青霉素、鏈霉素、阿莫西林、頭孢拉定、維生素C、維生素B12、6-APA、7-ADCA等品種的產銷量居世界前列。
華藥有很強的自主研發能力,先后在國內率先開發成功桿菌肽、春雷霉素、平陽霉素、兩性霉素B、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去甲基萬古霉素、甲鈷胺、EPO等十余種產品。
擔社會重任 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華藥秉承“人類健康至上,質量永遠第一”的企業精神,致力于滿足人民用藥需求,根據疾病譜的變化和人們不斷提高的健康需求,依托扎實的自主研發能力,不斷擴展升級產品結構。華藥新藥研發中心是醫藥行業第一家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新藥中心齊集優秀研發人員,裝備先進實驗儀器,并具有完整的中試系統。在自主研發的同時,華藥與眾多國內外科研機構展開密切合作,吸引各種科技資源,開展“產學研”聯合創新。華藥在國內率先開發成功去甲基萬古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兩性霉素B、桿菌肽、春雷霉素、平陽霉素等十余種產品,通過長期高強度的投入,每年都有新產品投放市場。1997年,華藥被列入國家經貿委首批6家技術創新試點企業,是目前僅有的一家醫藥企業。2000和2003年華藥分別被科技部認定為“863高科技研究發展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
華藥集團的經營范圍已由最初單純的抗生素拓展到生物制藥、心腦血管用藥、神經系統用藥、免疫抑制劑、胃腸道系統用藥,抗腫瘤、維生素及營養保健品等領域。主要產品由5個增加到目前各種類別580多個品種。其中:在抗感染用藥領域,已形成規模化、系列化的產品群,是中國最大半合抗生產基地;
在生物技術藥物領域,主要從事高科技、高附加值生物技術藥品的研發與制造,代表了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方向。目前主要產品有:重組(CHO細胞)乙型肝炎疫苗(一類新藥),華北吉姆欣(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二類新藥)、吉賽欣(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二類新藥)、濟脈欣(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rhEPO,二類新藥)等。華藥集團金坦公司是我國符合國際GMP標準、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現代化模塊式生物技術產品產業基地, 也是目前中國擁有生物制藥品種最多的企業之一;
在免疫抑制劑領域,環孢素、雷帕霉素等形成系列,成為國內產品種類最多、劑型最全、綜合生產和研發能力最強的企業;
在維生素領域,維生素C產能位居行業前列,維生素B12成為國內首家具備藥典所載全部產品生產能力的廠家;
在保健品領域,推出大豆異黃酮、番茄紅素、β-胡蘿卜素等十余個植物提取系列產品,生產技術水平、規模在國內都居首位。
華藥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努力向集約內涵型的經濟增長模式轉變,降低消耗和排污,提高資源利用度,實現社會效益和企業效益統一。2004年,維生素B12技術指標創行業新高,生產耗能同比下降30%以上;大豆異黃酮、鞣花酸總耗下降率分別達到60%、30%以上;環孢菌素發酵水平翻番,EPO、基因工程疫苗通過優化工藝控制,生產技術指標也大幅提高。與此同時,緩解了能源約束矛盾。
華藥高度重視環保工作,上世紀80年代初即在醫藥行業率先開展了三廢治理,并歷經10年攻克了青霉素廢水處理這一世界性難題,華藥的環保能力始終走在同行業前列。截至目前,公司在環保設施建設的費用投入近3億元,僅污水處理能力就達到4-5萬噸/天,年運行費用支出3000萬元,新建的三次水系統將努力實現“廢水全部資源化”。另外,青霉素菌絲綜合利用項目、危險廢物焚燒處置中心已投入運行。目前,17家主要子公司已通過IS0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各生產單位從生產設計到原材料能源應用、工藝技術設備管理直至銷售服務實行全過程清潔管理,嚴格控制污染源。
此外,股份公司順利通過了SA8000評審,成為我國醫藥行業首家通過此藍色壁壘的企業。
“大質量戰略” 充當華藥發展新引擎
在國內最早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的華藥集團順應國際質量管理發展趨勢,以全新的“大質量觀”為引導,積極實踐“以用戶滿意為中心”的質量經營。華藥質量管理的內涵已從傳統意義的產品質量、服務質量擴展為全員的工作質量、過程質量和體系質量。經過半個世紀的積淀,已形成獨具特色的質量文化。內涵包含:
1、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堅持質量優先,當質量與數量、效益、速度、成本等發生矛盾時,確保質量第一;
2、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同行業競爭中,追求同品種質量指標領先,內在質量第一。
3、質量文化是企業經營的核心內容。
多年來的質量戰術,使華藥品牌在醫藥市場上具有廣泛的認知度和良好的美譽度,產品銷往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研發:追蹤客戶需求
華藥對研發質量的關注集中體現在研發方向和品種的選擇上。公司各級研發機構都設有專門的信息情報部門,通過市場調研等方式及時搜集、分析、提供各類信息。銷售部門的業務員也兼有市場信息反饋任務。研發機構的“市場注目”以及和銷售部門的“信息互動”,使研發更加有的放矢,這個“的”就是市場和客戶的需求。由此,華藥這個老牌抗生素企業孕育出一個個具有良好市場的 “華北”牌新品,并成功搭建起生物藥品、免疫抑制劑、心血管用藥、營養保健品等多個新產品發展平臺,并以其先進的生產技術指標走在了行業前沿。
原料:唱好質量 “序曲”
降低成本是當今眾企業追逐的目標,但華藥人心里有個準則:費用要降下來,質量標準一絲一毫也不能降。所有原輔材料必須經嚴格檢測,達到華藥內控標準方能入廠。原料苯乙酸中的某項雜質對發酵生產有影響,華藥便與供應商反復溝通,促使其具備了該項指標的檢測能力,并且每次供貨都要附帶一份該項雜質的檢測報告。有時供應商認為只是個小問題,但華藥人堅決力把質量關。在應對原材料一路提價的問題上華藥又有了一個新準則:注重原輔材料的生產適用性,在“經濟適用”原則下尋求最優。
生產:創造“滿意質量”
一向重質量的華藥人認識到:再精優的質量,如果附帶高成本,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質量,也不可能得到市場認可和用戶滿意。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的認證,是華藥提升品質,贏得國際市場客戶滿意的寶典。他們始終遵循:主要產品瞄準國際先進水平,滿足國外客戶超嚴格質量要求;新產品投產即按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組織生產。讓華藥人引以為豪的是:公司已有環孢素、去甲基萬古霉素、頭孢拉定等50多個產品通過采標認證,主要產品采標率達91%。諸多“華北”牌產品在國外注冊及認證評估中贏得了很高的評價。
市場:贏來客戶信賴
華藥人善于傾聽客戶意見,并通過質量改進滿足客戶需求。在華藥,“意見征求—分析匯總—改進創新”成為一個良性循環系統。華藥集團努力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在營銷服務上從不嫌其小而不為,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帶來更高的客戶滿意度。
華藥集團努力提升服務的附加值,為客戶創造更多的經營價值。對于終端客戶,華藥給廣大基層鄉村醫生贈送《實用鄉村醫生雜志》,為零售藥店店員做藥學知識培訓,通過熱線為患者答疑解惑。對于經銷商,華藥提供智力型服務,助其成長。華藥的銷售人員以各種方式積極創造客戶價值。華藥集團董事長常幸說:將智力型和服務型的勞動融入銷售工作中,通過差異性的服務創造出“過程利益”和“關系利益”。
為健康護航 樹立制藥人好榜樣
身為國內知名制藥企業的華藥集團,在人類將康事業方面有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他們把“一切為了人類健康”作為企業的經營宗旨。不斷努力,提供各種保障人類健康的產品和服務,改進大眾的生活品質。同時也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為企業贏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華藥根據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組織生產,公司制定了高于法定標準的企業內控標準,通過改進質量,形成了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保證了產品的高質量,1986年華藥在醫藥行業首獲“國家質量管理獎”, 1999年“華北”牌商標在醫藥行業最早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華藥是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推選的首批有國際競爭力的16家企業之一,是唯一一家化學藥企業;榮獲“國家質量管理卓越企業”,“百姓放心藥企業”,“中國十大誠信企業”和“中國商務信用AAA”稱號;被《福布斯》評為中國最有價值的五大工業品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