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09/11/25 13:23:11 來源:
未知
現如今,在醫藥行業熱論的話題中,藥店購銷聯盟可以算一個。不知從何時起,藥店購銷聯盟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成立,原因無非一個,這種模式能掙錢,同時也能獲得大批商業和零售資源。但好事往往多磨,找到一條能掙錢的路子,大家蜂擁而起,自然也就山頭林立,那當然就會魚龍混雜,而又唯利是圖了。
仔細分析一下,藥店購銷聯盟的贏利點無非有以下幾個:普藥購銷毛利、獨家藥或新特藥購銷毛利、下游客戶加盟費、門店或管理托管費、定期會議或培訓收費、聯盟刊物的廣告收費和信息集成收費等等。
藥店購銷聯盟看著好掙錢,但實際上難度很高。比如普藥購銷,要將營業額做得很大,毛利也有保障,就必須有一套管理和信息系統來支撐,但這種管理和信息系統不是1個億或者5個億的營業額能夠支付得起的。再比如下游客戶加盟費和托管費用,如果聯盟在零售管理和零售業績上做不到前三名的話,你的品牌能帶來什么,托管又如何保證贏利,方案又怎么服眾?通過舉辦定期會議和培訓,聯盟可以在短期內獲得利潤,但這方面的收入同樣要依靠品牌,如果只是拉兩個所謂的專家來講講課,而不是提供實戰化的解決方案,又怎能長期生存下去?
對于藥店購銷聯盟,筆者有以下幾個觀點:
觀點一:藥店購銷聯盟可以在兩方面贏利:獨家藥或新特藥購銷毛利以及聯盟刊物的廣告收費。
獨家藥的贏利是肯定的,只要聯盟有上游資源、很好的議價能力、眾多下游緊密客戶以及良好的銷售服務。而聯盟刊物的廣告收費解決了到達率的問題,對上游廠家較有誘惑力,重要的是發行的數量級,到了5萬份以上,想不贏利都難。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現象:藥店購銷聯盟的發起者往往都是藥店零售行業的“小個子”,“大個子”站起來的很少,同時加入者也都是“小個子”。比如PTO由貴州一樹等8家區域性連鎖藥店企業發起,而特格爾源于芝林,這些連鎖企業在國內都不算是大零售商,頂多獨霸一方而已。而PTO和特格爾網羅的下游客戶也大多比較小,且處在二、三級市場。為什么會形成這種局面?難道大零售商都是“近視眼”?筆者以為,“小個子”發起和加入都是有緣由的。“小個子”發起是為了獲得話語權、借機快速壯大以及贏利;“小個子”加入是因為競爭激烈、毛利趨低以及為獲得新的發展思路。而大零售商缺位也是有理由的,比拼普藥分銷,采購聯盟肯定比不過傳統大分銷商和快批商;比拼獨家藥分銷,聯盟至少需要高水平的執行和策劃人才,還要有非常廣泛的分銷渠道,再者獨家藥的資源也有限,另外在現階段,大零售商自己的商業網點整合還都沒有完成,也不可能分出很多精力搞采購聯盟。
觀點二:最后領跑的藥店購銷聯盟一定由很強勢的零售商發起。
為什么不是最強勢的呢?比如海王,在海王的戰略布局中,藥品分銷有海王銀河,零售有海王星辰。如果海王星辰要發展藥店購銷聯盟,必然是左手打右手,除非海王銀河發展不順;當然,自己組建藥店購銷聯盟對海王來說也是一個發展機會,不僅可以輸出管理、品牌,而且可以大量分銷產品,關鍵在于海王怎么選擇、怎么取舍。那么,為什么又一定是很強勢的零售商呢?因為很強勢的零售商有成熟的管理和信息系統,有遍及全國的物流體系,有大量的商業網點,有較強的品牌和商業零售模式。對于這類企業來說,整體采購有優勢,購銷邊際成本較低,同時能提供實戰化的商業零售經驗。
其實,聯盟往往都是松散型的,而且由于下游人數眾多,管理難度很大。再加上聯盟屬于服務性組織,如果提供的服務質量較低,聯盟發展的潛力就要打一個很大的問號。還有,購銷聯盟的核心就是購和銷。購,要有極強的上游議價能力;銷,要求產品適銷對路。購銷最大的成本就是物流成本、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目前,購銷方面已經有“虛擬藥品分銷大廳”、“商場中的商場”、“網上集成競價”等電子商務的手段介入,筆者個人認為B2B是大勢所趨。
觀點三:優秀的藥店購銷聯盟應該以電子商務為信息溝通手段,以藥品購銷為基礎業務,以提供信息集成和管理輸出、物流解決來獲取最大增值,以合作客戶的滿意度和贏利比率為目標。
藥店購銷聯盟畢竟是個新事物,其究竟適合選擇什么樣的業務模式和贏利模式,現在還很難說。藥店購銷聯盟的出現,實際上是出現了一種新的分銷業態。說句祝福語:愿藥店購銷聯盟一路走好!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