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4/8 0:00:00 來源:
未知
同一種藥,同一種劑型,只因為商品名不同,價格竟然差了7倍,這是為什么?要想搞明白這個原理,我們需要了解三個概念:專利藥、原研藥和仿制藥。
專利藥:在全球最先提出申請,并獲得專利保護的藥品,一般有20年的保護期,其它企業不得仿制。
原研藥:過了專利期的、由原來生產商生產的藥品。
仿制藥:專利藥過了保護期,其他企業均可仿制。
我國為鼓勵藥品創新,原研藥專利期結束,依然給予一定保護,定價高于仿制藥。對此,有專家認為是看病貴的原因之一,也有人認為它刺激了中國藥企的獨立研發。而對于患者,在效果有保證的前提下,購買價格低廉的藥物,是永遠的選擇。
“格列齊特片,兩盒,20.3元,電腦屏幕上一出來藥品的價格,連醫生都嚇了一跳?!?/P>
患糖尿病的王先生,這么多年一直在二炮總醫院簡易門診取藥。今年2月以前,他每個月都去買兩盒“達美康”格列齊特片(II)80mg,總共花159.8元。
但3月份去取藥時,醫生在電腦上輸入格列奇特片(II),顯示兩盒的價格只有20.3元,連醫生也懷疑價格弄錯了,趕緊拿起電話跟藥房核實,結果沒有問題。只是以前王先生吃的達美康都是由天津華津制藥廠生產的,這一次醫生開的是浙江省尖峰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格列齊特片(II)。
雖說藥價便宜是好事,但一下子便宜了140元,王先生反倒高興不起來,擔心藥效不好。
其實,像王先生遇到的問題并非個例。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治療高血壓藥物卡托普利片一盒(12.5毫克×100片)約160元,而同劑量的仿制藥僅需7元左右。
價格差距源于“出身不同”
如果把藥品通用名(化學名)稱作藥品的名,那么商品名(俗稱的商標)則是姓。藥貴不貴基本上由“姓”決定。
二炮總醫院藥劑科吳誠藥師告訴記者,浙江尖峰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格列齊特片(II)是今年招標過來的藥?!斑_美康”是由天津華津制藥有限公司與法國施維雅合作生產,與進口藥相當。
在多數國家,根據知識產權分類,藥品分為專利藥和非專利藥(也就是過了專利保護期的藥)兩種。專利藥一般有20年的專利保護期,其它企業不得仿制,過了專利期就成了非專利藥,其它制藥企業都可以仿制。
決定藥品藥效的,除了配伍,生產工藝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好的工藝在藥效方面會有優勢。為鼓勵藥品生產工藝的創新,我國對專利藥生產企業在藥品專利期結束后,也給予一定保護,稱這種藥為“原研藥”(國家發改委2009年11月23日公布的《改革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中“原研藥”更名為“被仿制藥品”),在定價方面,“原研藥”享有單獨定價的特權,它的價格往往高于仿制藥。
比如,“達美康”是法國施維雅與天津華津制藥有限公司在1987年合作生產的治療2型糖尿病藥。2007年專利保護期結束后,“達美康”成為“原研藥”,而浙江省尖峰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格列齊特片(II)是按照“達美康”配方生產的,就是仿制藥。
據中國衛生經濟學會統計,我國97%以上的國產藥為仿制藥,這說明我國藥品研發能力還很弱。
因此,在歷次藥品大規模降價中,“原研藥”降價幅度都小于仿制藥。自2004年以來,國家多次下調藥品零售價格。最近一次降價后,國內醫藥企業的藥品價格普降60%以上,而外資企業的專利藥僅降價20%,“原研藥”也只是降價25%左右。
便宜藥的藥效并不差
價格差七倍,藥效會不會也降了呢?
吳誠藥師認為,在藥品招標過程中,價格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藥效,如果達不到藥效,價格再低,肯定也不會中標的。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石藥集團董事長蔡東晨在提案中就指出,外資企業生產的“原研藥”以及非專利藥品,在療效上與國產仿制藥沒有太大差別。過期專利藥在生產條件、原輔材料、技術水平、質量管理等方面可能與仿制藥存在一定差異,但這種差異是否影響到療效,目前還沒有臨床數據支持。一般來說,仿制企業都會將仿制藥與被仿藥相比對,以期達到同樣的質量。
退一步說,如果仿制藥與被仿制藥存在明顯的質量差異,藥監部門審批不會通過,企業也不會拿到國藥準字的生產批件。
王先生后來告訴記者,現在吃便宜的格列齊特片(II),病情控制得依然不錯。
保護“原研藥”存在爭議
達美康在國家醫保目錄之列,但王先生認為,由于價格高,比起便宜的國產格列奇特片(II),他的自付部分還有不少。再說了,如果藥效差不多,國家干嗎為高價藥買單呢?
對國外專利藥實行定價保護是應該的,但對早已過了保護期的“原研藥”進行保護,這種“待遇”是否合理?有專家指出:在藥品招標采購中,由于“以藥養醫”的機制,“原研藥”的高價深受醫療機構的青睞———這是造成看病貴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頻繁降價,生產成本攀升,國產仿制藥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這也會影響國內制藥企業再投入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因此,蔡東晨等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今年兩會上呼吁,取消“原研藥”的價格保護,實行同質同價,使其不再享受優厚待遇。
但也有專家不同意這個觀點?!霸兴帯钡谋Wo政策并不是只給外企的,中國藥企也會受惠。假如我國的藥品研發能力很強,市場上的“原研藥”都是國企的產品,相信大多數國內藥企都會贊同“原研藥”單獨定價。
所以,“原研藥”是一種鼓勵藥品研發創新的政策,如果我國一直不重視藥品研發,總等著國外的藥品專利期過了仿制,這樣我國的新藥上市總會落后于國外,容易被國外企業壟斷藥品研發市場。
可見,中國藥企呼吁取消“原研藥”,是基于藥價虛高給出的現實建議,而專家們呼吁不取消,是一種著眼未來的策略。
問題的關鍵是,藥價眼下確實虛高不下,而老百姓需要的是實惠,藥品物美價廉才是硬道理。
這一爭論的背后是中國民族制藥出路何在的大命題———近期,可能誰都無法開出一個很好的處方。
鏈接:
部分“原研藥”與仿制藥的價格差異
“西比靈”鹽酸氟桂利嗪膠囊,西安楊森制藥生產的治療偏頭痛藥,20粒/板/盒27元左右,仿制藥四、五元。
“舒降之”辛伐他汀片,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治療高血脂藥物,40mg×5片一盒47元,仿制藥不到20元。
“哈樂”鹽酸坦索羅辛膠囊,日本山之內制藥株式會社生產的治療前列腺增生藥,0.2mg×10粒/盒77元左右,仿制藥45元。
“賀維力”阿德福韋酯,葛蘭素史克生產的治療慢性乙肝藥物,10mg×14片一盒260元左右,仿制藥約120元。(上述數據來自本報調查) 來源:健康時報 作者:王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