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4/27 0:00:00 來源:
未知
近年來,韓國與我國的醫藥貿易額日益加大。
2009年,我國對韓國出口醫藥產品1
2.57億美元,同比上年增加0.87%。其中,出口比例最大的是西藥原料藥,占我對韓出口總額的63.
23%;其次是西成藥,醫用
輔料和
醫院診斷與治療設備。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目前已經成為我國西藥制劑出口第一大國。
2009年,我國對韓出口西藥制劑9.
21萬噸,同比上年增加11.78%,出口額達到1.08億美元,占我國西藥制劑出口總額的9%以上。但是,我國對韓的制劑出口主要來自兩大跨國公司——輝瑞和羅氏,這兩家公司在華生產的
藥品是我國對韓制劑出口的主力。不過,我國西藥制劑對韓出口的增長則主要由中國本土企業拉動。2009年
,我國本土企業出口額占我對韓出口總額的比例由2008年的42%上升到50%
,出口額增加了986萬美元。
雖然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的2009年
,我國對韓國西藥制劑出口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
,但與跨國公司相比
,我國本土企業仍難望其項背。同時,我國企業在進軍韓國
醫藥市場時還存在一系列市場準入的障礙:首先,韓國禁止DTC
(Direct To Consumer,直接面向消費者)廣告,不利于韓國民眾對國外藥品的認知,也不利于國外藥品在韓國藥品市場的流通;其次,韓國為鼓勵本國仿制藥的發展,實行藥價三年一調整的政策,非常武斷地降低醫療保險清單上的進口藥品價格,嚴重影響了對韓出口藥品的制藥
企業的利益;第三,韓國實行過于嚴格的臨床試驗評估方法,要求所有出口韓國的新化學實體和生物制品,必須提供在韓國的臨床試驗數據,而不考慮在其他亞洲國家的臨床試驗數據,這就大大增加了對韓出口企業的成本;第四,韓國實行本地檢驗制度,規定每一批進口藥品在上市前,必須先經過本地藥品監管部門的檢驗,這就大大增加了進口藥品特別是疫苗和生物制品的成本;第五,DMF文件要求,韓國KFDA自2002年起要求企業在藥品審批過程中必須提交完整性生產數據資料,目前這一要求已經從新藥擴展到了原料藥領域,這將會極大地影響仿制藥生產企業的利益。
盡管如此,由于韓國藥品市場規模龐大,出口韓國依然被我國企業看好。據英國國際商業監測機構BMI預測,韓國藥品進口額預計會從2008年的32億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64億美元,而其政府對醫療成本的抑制政策也必將加大市場對仿制藥的需求,同時,民眾對治療急慢性疾病藥品的需求和政府對藥品研發的大規模投入,也將會大大增加該國市場對原料藥的需求,這些對于以原料藥和仿制藥生產和出口為主的中國企業來說將是巨大的機遇。
(中國藥科大學 郭曉丹)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