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5/21 0:00:00 來源:
未知
“中國藥妝著名品牌”、“中國第一家藥妝”……昨日,在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中國美容博覽會上,“藥妝”這個詞頻頻出現在眾多商家的宣傳標語上。據中華全國工商聯美容化妝品業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楊志剛估計,目前上海市區8成藥房都有“藥妝”銷售。但是目前,我國并沒有出臺藥妝的相關標準,也無藥妝的批準文號,部分企業只是在炒作概念。
藥妝是由皮膚學專家從皮膚結構、皮膚改良方面進行深入研究,以高效性和高安全性為訴求,并以藥品的標準生產的一類護膚品,消費者應去藥店購買、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眾商家叫賣“藥妝”
“我們是中國第一家注冊的藥妝店,已經做了五六年了。”在美容博覽會展館內,一家來自廣州的化妝品銷售商在展臺上打出了“藥妝”的名號。該產品的宣傳資料上寫道,這款“藥妝”能解決所有皮膚問題,因為添加了來自神農架原始大森林的秘方。記者看到一瓶化妝品的成分一欄中寫有紫蘇、山楂、杏仁、甘草等。銷售人員介紹說,這些中醫原材料正是組成秘方的原料。展覽上打出“秘方”、“漢方”的“藥妝”還有好幾款。
在另一家原本只生產治痘產品的企業展臺上,記者看到該企業新推出了去黑頭、美白、抗皺等多款“藥妝”。“新推出的6款‘藥妝’里都有藥的成分,即將在上海的藥店、商店同步銷售。”銷售人員介紹說。記者發現,其中一款產品的說明書中寫著:“精工萃取純天然珍珠粉、桃仁、當歸、柿葉等精華。”
某藥妝企業的銷售人員坦言:“推出‘藥妝’的企業越來越多,‘藥妝’市場競爭激烈起來了。”一家“藥妝”店的宣傳冊后還附上了一句話:“據國家權威機構統計,到2012年中國日化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年的銷售規模,藥妝產品將占40%的比例,這一比例還將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長。”
“藥妝”銷售額占藥房大頭
如今市民對“藥妝”并不陌生。在南京東路某知名醫藥店,記者看到一樓顯著位置已經被五六家國外“藥妝”品牌“瓜分”,藥品只能屈居二樓。據華氏大藥房的相關人士介紹,該公司旗下的大部分連鎖店都有藥妝銷售,每家店有差不多五六個品牌,除了一個國產“藥妝”品牌外,其余全是國外品牌。
“上海市區8成藥房都在銷售‘藥妝’。”中華全國工商聯美容化妝品業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楊志剛表示,目前一些藥店內非藥品的銷售額已占據了很高的比例,而其中化妝品占大頭,但是有的化妝品只是把進藥店銷售視為一個營銷策略。
目前我國無“藥妝”批準文號
據了解,我國目前將化妝品分為普通化妝品和特殊用途化妝品兩類。與藥妝概念稍有類似的是特殊用途的化妝品,它主要分為美白、祛斑、生發、防曬等九類,它們擁有自己的衛生許可證號,相應為“衛妝特字×××”號,但是這類化妝品并不是藥妝。
“很多企業只是在炒作概念。”看到展會上林林總總的“藥妝”,楊志剛并不感到樂觀。據他介紹,“藥妝”這個概念源于上世紀80年代,被業界解釋為“介于化妝品與藥品之間的功能性產品”,但我國目前并無“藥妝”的批準文號,也沒有“藥妝”這個概念。“藥妝”的功效到底如何?是否有副作用,適合的人群又是哪些?有業內人士直言:“藥妝在我國法律上并沒有定義,這是一個盲點、空白點。”
日本有名的藥妝店MatsumotoKyoshi(松本清),幾乎成為女士尋找平價、有趣又新鮮的美妝品必去的地方。目前,日本的藥妝門店數超過20000家,到2012年門店數將會增至30000家。日本消費者已將藥妝店作為選購護膚品的首要場所。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