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6/2 0:00:00 來源:
未知
4月26日,以李革為代表的藥明康德管理團隊,作價16億美元將公司出售給美國醫藥研發外包巨頭查爾斯河(CRL),使其一下成為熱點,有贊成聲音,當然也有質疑聲音,認為這是查爾斯河在中國“消滅”了一個最大的競爭對手。
昨日,李革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的獨家專訪,透露了出售前后的一些事。藥明康德由李革創立于2000年,目前是國內最大的醫藥研發外包(CRO)企業。
第一財經日報:查爾斯河看中了藥明康德哪些資源,才會提出溢價如此之高的收購?
李革:藥明康德和查爾斯河在業務上是互補的,藥明康德集中在研究這一部分,而查爾斯河則專注于開發這一部分,兩個公司的合并使得合并后的公司具備從分子設計、合成一直到人體前期臨床這一系列。
我想查爾斯河主要是看中我們非常強大的前期研發能力。合并后的公司會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夠提供完整的一體化服務的公司。
日報:提到業績,當初,你們有沒有和風險投資商簽訂對賭協議,如果沒有達成目標,需要讓出一定比例的股份?
李革:什么是對賭協議?我們兩個都是上市公司,出價高或者低都是行業慣例。4月23日,藥明康德停牌前的股價是16.57美元,26日我們并購交易時的成交價是21.25美元,只有28%的溢價,從并購的角度來說,這些溢價是非常普通的。
日報:國內也有人稱,“美國查爾斯河為國內CRO市場消除了最大的競爭對手”,對這個您有什么看法。
李革:其實我們做服務最重要的是提供服務的能力,能提供怎樣的服務。而查爾斯河和藥明康德在業務上很少有重疊,查爾斯河擁有比我們更廣的客戶,除了大的制藥廠和生化公司以外,還有3500個研究所的客戶群。
日報:您曾表示短期內兩家公司的運營將保持獨立性,那這些類似的服務短期內會不會出現雙重定價的現象?
李革:如果需要雙重定價我們會考慮,但雙重定價不是問題,在商業上很正常,我們不做別人也會做。作為供應商最重要的是給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提供比較大的靈活度,客戶自己能夠選擇在哪里被提供服務。
日報:合并之后未來會不會出現藥明康德越來越負責藥品的早期研發,更多的核心研發、創新研發將不再涉及?
李革:不是,現在開發一個藥需要12年到15年的時間,成本是12億到15億美元。整個開發過程中,誰能幫助客戶提高開發新藥的成功率,縮短新藥開發的時間,就能給客戶、整個行業以及社會帶來最大的利益(更多新聞來源E路有你)。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年銷售額為10億美元的新藥,早一天上市,對商家來說,一天就能多賺300萬美元。所以提高新藥開發的成功率,縮短新藥進入市場的時間,不僅是大藥廠和研發機構的責任,同樣是行業里包括服務公司和研發外包服務公司的責任。
日報:現在全球制藥巨頭陷入困境,醫藥研發投入減少,除此之外CRO市場還面臨哪些壓力和機遇?
李革:你說得很對,制藥巨頭陷入困境,從1998年到2007年研發效率不斷下降,過去的20年里新藥上市的數目不但沒有增加反而下降。
從2008年開始,醫藥研發投入減少,如果還采用過去的模式,那上市的新藥數目就更少。而CRO使研究工業化,提高了研發效率,給客戶和行業提供了一個選擇。研發投入減少,還要提高效率,研發外包是一個解決辦法。所以將來行業大多數的研發會外包。大多會外包到中國和印度。
日報:按照現在各大跨國制藥企業紛紛把研發挪至中國的趨勢,這對于中國企業發展有何影響?
李革:對中國企業只會有好的影響。新藥研發是實驗科學,是知識密集型的產業。而且是個不斷研究失敗和學習的過程。這個趨勢會使中國慢慢聚集大量開發新藥的人才,這樣中國人會慢慢學習并且懂得如何開發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