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6/8 0:00:00 來源:
未知
一盒成本十幾元的藥,經藥商層層加碼,到了患者手里搖身變成二百多元,一些藥商想怎么加價就怎么加價。
最近一些藥品售價虛高連續被曝光,引來市民對新醫改和藥品定價問題的質疑。記者今天從廣東省物價局獲悉,廣東省醫藥價格評審委員會已下發通知,將《關于對藥品價格實行“三控”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進行網上征求意見,通過后擬在全省范圍內實施。
據此,廣東將對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范圍的藥品價格,由現行按通用名制定最高零售價的“一控”模式,改為控制最高零售價、流通差率、供貨價的“三控”模式。
廣東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三控”模式之后,凡在廣東銷售的屬政府價格管理范圍的藥品,按通用名制定藥品最高零售價。另外,凡到廣東市場銷售的政府定價藥品,在上市銷售前,都要由企業向價格主管部門報備該藥品在廣東市場銷售的供貨價,供貨價由企業自定。而對于一向廣為詬病的藥品流通領域,意見稿則提出統一制定藥品流通差率(包括配送費率、差別差價率)。批發企業按實際購進價格依次順加規定的配送費率或差價額確定實際批發價格,整個批發環節累計順加不得超過累計費率。
“我們把累計加價限制死了,不管中間有多少環節,就只能加這么多。”這位負責人表示,醫療市場中有各種代理,層層加碼,有的想怎么加價就怎么加價,人為地造成藥價虛高。實施“三控”模式后,相關部門在流通領域設定上限,就能夠濾去這些水分。
記者留意到,征求意見稿將藥品按照價格不同分為5類進行管理,越是低價的藥品,在批發和流通環節允許加價的比例越高,越是高價的藥品允許加價的比例越低(更多新聞來源E路有你)。例如,10元一瓶的藥品零售環節最多能加價25%,但是10元至30元每瓶的藥品最高只能加價18%,30元至100元的最多只能加價13%。“這個流動差率是遞減的。”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樣做的目的是鼓勵企業多生產廉價藥、低價藥。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根據現行的藥品定價政策和有關規定,政府制定藥品價格的范圍是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目錄,以及一些少量的生產經營具有壟斷性的特殊藥品,其他的藥品實行市場調節價。而按照上述范圍,目前納入政府定價藥品的數量約為2700多種,僅僅占市場上流通藥品的20%。而其中,多數“天價藥”都不屬于政府定價的藥品。
對此,有專家質疑,通過僅占市場份額20%的藥品實行政府定價干預,能不能解決整個藥品市場上存在的價格虛高和費用過快增長的問題能不能全面反映藥品市場上的供求關系
據統計,近年門診病人的費用由2000年的50.3元增加到2008年的74元,增長了47%,恐怕是與占市場份額80%的市場調節價藥品的價格虛高有關。由此看來,除了管好政府定價的藥品,如何監管放開由市場調節的藥品價格更為重要。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烏日圖建議,應盡快由目前價格的雙軌制過渡到將全部藥品都納入到政府定價的范圍,至少應當把處方藥納入到政府定價范圍。(來源:法制日報 本報記者 鄧新建)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