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6/25 0:00:00 來源:
未知
作為擁有全國最多、最好醫療資源的城市,北京終于打開了公立醫院改革的閘門。
6月中旬,北京新醫改方案出臺。該方案提出,對公立醫院進行分類改革,按照公益性、準公益性和經營性三個方向,實行不同的人事制度、投入機制、運行模式和考核評價制度。21日,北京市衛生局稱,北京公立醫院改革確定平谷區為首個試點,建立“社區首診,分層級預約轉診”改革模式。
“我們要努力的方向就是實現常見病的社區首診?!北本┦嗅t改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余暉對記者說。
而公立醫院“準公益性”頗具爭議,這引起了業界對公立醫院履行公共職能的擔憂。
“家庭醫生”看上去很美
按照北京市衛生局平谷區醫改試點的設想:實現常見病、多發病在基層解決,大病預約轉診到平谷區醫院,依托平谷區醫院與北京協和醫院的對口協作關系,疑難重癥通過綠色通道轉診到協和醫院,康復期病人和需長期護理病人轉診到轄區的康復醫院和護理院。
這一設想所要努力做到的,是將現存的就醫格局扭轉過來。
目前,承載大多常見病、多發病診療的是國家或省級衛生部門所屬的大醫院,而基層社區醫院則顯得有些凋敝。
對此余暉分析道:“政府對社區醫院的投入逐漸減少,使社區醫院日益萎縮,而以藥養醫的勢頭逐漸增強,又促使患者在付出同樣代價情況下,更愿意選擇去條件優越大醫院就診?!?/P>
針對實現社區首診、扭轉現存就醫格局的目標,首都醫科大學崔小波教授指出,讓每個家庭擁有一名家庭醫生是非常重要的途徑。
崔小波是北京醫改專家咨詢委員會的成員,目前正參與北京一區屬醫院試點改革方案的制定工作。
“家庭醫生的出現,可以在醫生和家庭之間建立起信賴關系。這就不僅僅局限于疾病的治療,還會擴大到健康咨詢等方面的服務?!贝扌〔ㄕf,“而且醫生肯定比患者更了解行業內的事情,他能夠在患者遇到疑難重病的時候,更準確快速的找到最合適的專家?!?/P>
但這些理想的圖景是在家庭醫生出現之后才有可能發生?!霸诨鶎拥纳鐓^醫院當中,可能連全科醫生都很少?!庇鄷熣f。
在平谷區醫院的試點中,計劃是通過利用協和醫院對口支援來為基層社區醫院的醫生提供幫助。但隨后的一個問題是,如何讓基層社區醫院的醫生走進家庭成為家庭醫生。
崔小波說:“這個在我們的試點方案中也在研究,尚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已經啟動的平谷區,醫院和衛生部門也都表示,尚沒有解決這一問題實施細則。
大醫院的隱形收益
作為北京醫改完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的樞紐環節,疑難重病患者從區縣醫院向大醫院的轉診顯得十分關鍵。
它無形中成為了對患者的一種承諾:一旦他們遇到疑難重病,是可以享受到一流的醫療衛生條件的。
目前,北京市已規劃10個郊區縣的11家區縣級醫院作為轄區區域醫療中心予以重點建設(更多新聞來源E路有你)。與此同時,11家城區三甲綜合醫院將對口支援這10個郊區縣的11個區域醫療中心。
但像協和這樣的大醫院面對的患者數量龐大且醫療資源有限,能否讓大醫院在接收轉診患者時積極熱心不免讓人有頗多疑問。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杉認為,其實這里面隱含著大醫院的利益。
王杉對記者解釋道:“一方面,疑難重病對器械、資源的要求更高,收入也更高;另一方面,如果大醫院專家每天都面對眾多普通的病癥,這無疑是對寶貴醫療資源的浪費?!?/P>
從這個角度上講,大醫院是希望普通疾病患者能夠在基層社區醫院就診,而由其來解決疑難重病患者。
“還有原因促使大醫院有動力接收轉診患者,就是它可以以此培養人才,促進學科的發展?!蓖跎颊f,“因為醫生能更多地面對疑難病癥,才會獲得更多更快的進步。”
但當普通患者轉入基層社區醫院就診時,大醫院可能因為門診數量減少而導致直接收益下降。
“這個我一點兒都不擔心。隨著經濟發展和醫改的深入,人們所需的醫療服務項目肯定會增加。從普通門診中節省出資源來的大醫院可以著力在這些方面挖掘潛力?!蓖跎颊f。
準公益性惹爭議
在北京醫改方案征求意見的過程中,公立醫院“準公益性”的提法,每次都是專家討論的焦點。
北京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曉芳表示,公益性是將基本醫療服務作為公共產品向北京居民均等提供,由政府100%投入,比如精神病診療、傳染病診療、血液采供機構等;準公益性,主要是針對醫院開設的特需服務、VIP病房等,要從以前的財政補助中剝離出來;經營性,則是鼓勵一些公立醫院利用自己的品牌優勢,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醫療事業發展。
北京市的改革思路引起了業界對公立醫院能否保持公益性的質疑。方案甫一正式出臺,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即在博客中公開撰文表示疑問:社會資本的參與是否也可以從公立醫院中分一杯羹呢?社會資本進入公立醫院需要利潤和分紅等等,則醫療服務的價格勢必被不斷地推高,而且速度迅猛,將來如何收拾?
南京明基醫院副院長費哲為也指出,民營資本太急功近利。此前他曾作為一家公立三甲醫院的醫療骨干,被挖角到一家民營醫院任院長。“浙江的老板投資3個億辦醫院,說要1—3年收回成本?!?/P>
更重要的是,如果社會資本參股公立醫院并從中獲利甚至分紅,等于是公共資源被用于私人贏利,這本身就有違法理。記者獲悉,恰恰是出于這個考慮,上海仁濟醫院引資一事也已暫緩。仁濟是老牌的公立三甲醫院,去年曾考慮引進社會資本控股其浦西分院?!斑@個比較敏感,方案市里還沒通過?!鄙虾I昕滇t院發展中心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或許是作為一種回應,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毛羽作客廣播節目解釋說,三個改革方向,不是簡單地將醫院分為三類。在現實狀況下,一家公立醫院應主要提供公益性的基本醫療服務,但為了生存和發展,包括滿足患者多層次的醫療需求,還是允許其提供部分準公益性的醫療服務,比如特需門診。
據了解,上述“準公益性”的分類,頗受北京公立醫院院長們的青睞。
一位北京醫改方案咨詢專家認為,在財政投入不能彌補公立大醫院基本運行支出的現狀下,“準公益性”可能是大多數大醫院的發展選擇。該專家建議北京市應盡快出臺配套方案,將公立醫院改革的三個方向,分別給予具體的發展空間和定位。
北京市衛生局的態度是,先行試點,期望在實踐中找到“平衡點”。【作者:劉清 李芃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