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6/29 0:00:00 來源:
未知
寧夏啥子最出名?相信大多數市民都會肯定地回答:枸杞!
不錯,寧夏枸杞種植歷史已有千年。如今,寧夏枸杞種植已突破百萬畝,其中主產地在中寧,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枸杞之鄉”,“中寧枸杞”也成為全國唯一以枸杞原產地命名的證明商標,枸杞產業鏈已由傳統的藥用價值,延伸到保健品、食品等方面。
枸杞延伸產品花樣多
6月20日下午,“重慶媒體西部行”記者一行到達銀川。晚上就餐時,餐桌上除了人手一套碗筷外,每個位置前還擺了一個紅色的塑料小瓶,精致得如同一支唇膏。我們都倍感稀奇,拿在手上仔細端詳,原來這是一瓶名為“金彤紅果精靈”的枸杞果醋。
服務員告知,此醋經枸杞深加工而成,可作為飲料直接飲用,非常適合熱天或酒后飲用,在當地餐館中是必擺的免費飲品。
記者隨后在銀川街頭發現,幾乎每隔一二百米就有一家賣枸杞的店鋪,除擺著各種檔次的枸杞外,還有以枸杞為原料生產的糖、油、醋、酒、膠丸等。當地的一些餐館除了必上枸杞醋外,菜品中還會直接上枸杞鮮果、枸杞茶、枸杞湯、枸杞糕點等。
據寧夏回族自治區區委宣傳部人員介紹,寧夏枸杞如今種植已突破百萬畝,其中主產地在中寧。寧夏枸杞產業鏈已由傳統的藥用價值,延伸到保健品、食品等諸多方面。
歷經磨難終一枝獨秀
寧夏枸杞生長在鹽堿地上,主要產地在中寧和惠農,其中中寧的產品最好。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局副局長李月祥說,根據當地專家從古書籍中考證得出的新結論,寧夏枸杞種植歷史已超過千年。目前,中寧縣農民幾乎家家戶戶種枸杞,賣枸杞的收入占農民總收入的55%以上。
李月祥將寧夏枸杞在解放后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解放初,枸杞產出來無人要,當地農民只停留在自給自足;60年代,中寧縣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唯一的枸杞生產基地縣,于是發展了一點點,規模仍很小;70年代,隨著人們對寧夏枸杞藥用價值的認識,當地農民開始主動栽種;80年代,由于不注重市場拓展,寧夏枸杞出現銷不出去,爛在枝頭的情況;90年代,中寧縣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枸杞之鄉”,政府實施補貼、最低保護價等扶持保護政策,寧夏枸杞重新發展起來。
2001年,“中寧枸杞”證明商標經國家工商總局批準,成為全國唯一以枸杞原產地命名的證明商標。2009年6月18日,“中寧枸杞”被授予“中國馳名商標”。
建標準在全國打李鬼
如今,在政府扶持下,“寧夏紅”等一大批枸杞深加工企業應運而生,寧夏枸杞價格也節節攀高,一些枸杞商販為了牟取暴利,公然將其他地方的枸杞打出“中寧枸杞”的招牌,一方面引起信任危機,另一方面也讓正宗“中寧枸杞”的價格受到沖擊。
馬小明在銀川盛世花園酒店旁擺副食煙酒店15年。他說,在自己的店中,“中寧枸杞”的銷售收入要占店面總銷售收入的1/3。不經任何包裝處理的普通寧夏枸杞,在當地售價都在30元左右一斤,如果重慶市場上出現低于30元一斤的銷售價格,九成不是寧夏所產。
中寧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少庸表示,為規范枸杞生產銷售行為,保護“中寧枸杞”品牌,目前已制定了《中寧枸杞分級包裝標志》標準,對外包裝進行了明確規定,要求必須使用“中寧枸杞”證明商標。另外,對“中寧枸杞”的分級也作出新規定,加入了“貢果級”產品指標。
他透露,該標準出來后,相關部門已開始啟動打假行動,先在本地打,隨后會深入全國各地,對侵犯“中寧枸杞”商標的不法行為進行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