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7/2 0:00:00 來源:
未知
經過連續下跌后,在6月的最后一個交易日,醫藥板塊出現小幅反彈。
6月30日,300醫藥指數上漲0.88%,僅次于300電信指數1.49%的漲幅居于第二位。據益盟-LEVEL2行情系統提供的數據顯示,當天生物制藥板塊資金凈流入0.84億元,居凈流入榜第一位。諸多市價醫藥股再度出現強勢,如當天發布中期業績大幅預增公告的云南白藥全天上漲5.39%。
從6月17日開始,醫藥板塊跌幅已經達到15.1%,遠遠跑輸同期上證綜指6.7%的跌幅。而醫藥板塊正是機構重兵駐扎之地,重倉醫藥股的基金更是遭遇了唇亡齒寒之痛。統計數據顯示,從6月17日至6月29日期間,兩只重倉醫藥股的基金信誠盛世藍籌、天弘精選,凈值跌幅都超過9%。但基金互相砸盤殺跌的局面并未出現。
“由于醫藥股短期的估值高,一旦有利空消息,出現調整很正常”,興業全球基金投資總監王曉明向記者表示,目前醫藥股面臨的難題,并不會改變其長期趨勢,依然堅持長期看好,但投資機會需要耐心等待。
基金不離不棄
發改委一紙公文,成為壓倒醫藥股的最后稻草。自國家發改委公布了《
藥品價格管理辦法》的征求意見稿后,對藥品流通差價率施行最高限制的傳聞引起
醫藥板塊補跌浪潮。
統計數據顯示,6月17日至6月30日期間,申萬醫藥一級行業指數的跌幅高達15.1%,而同期上證綜指的跌幅僅為6.7%。其中,跌勢最慘烈的三只醫藥股依次為天方藥業、紅日藥業和雙鷺藥業,同期的跌幅分別為28.4%、25.3%和23.5%。
今年以來,備受機構追捧的醫藥行業成為了強勢板塊。
2010年以來,醫藥板塊的整體表現為下跌6.20%,在大智慧全部行業中僅次于外貿板塊,同期上證綜指的跌幅為26.82%。
醫藥板塊的整體抗跌,與基金重兵屯駐相互取暖不無關系。
據基金一季報,僅排于醫藥板塊跌幅前列的雙鷺藥業,就有12只基金扎堆其中。持有該股占基金凈值比例最高的三只基金分別是泰達宏利成長6.09%、上投摩根中小盤5.60%和東吳價值成長4.98%。
從醫藥股跌幅與基金凈值下跌的聯動來看,藥價調整的預期似乎并沒有使醫藥板塊在機構中人氣渙散。
根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6月17日,雙鷺藥業以9.90%的跌幅收盤,而當日泰達宏利成長、上投摩根中小盤和東吳價值成長基金當日的凈值,分別出現了-2.12%、-2.00%和-2.40%的降幅。
而在一季度末,兩只諾安基金同時重倉了紅日藥業,該股占諾安靈活配置和諾安成長基金的凈值比例分別為2.50%和4.59%。
這兩只諾安基金在紅日藥業的漲跌中,其凈值也體現了一定程度的聯動性。
數據顯示,6月18日,紅日藥業跌幅為9.58%,諾安靈活配置、諾安成長的同步跌幅為2.75%和2.77%;6月21日,紅日藥業漲2.70%,這兩只基金的漲幅分別為1.46%和1.90%;6月29日,紅日藥業跌8.19%,它們各跌2.53%和2.64%。
在2010年之前,醫藥板塊一直被不少投資者認為是一個防御型的板塊。但在暴跌之中,基金對其仍不離不棄。由此可見,醫藥股對于基金而言并不僅僅是“防守之地”。
有基金經理告訴記者,“關于行業‘攻守’的劃分是從行業輪動角度來劃分的,但機構投資者應該從
企業內生的增長來衡量”,他認為,只要是企業內生性的增長足夠快的話,公司股價也會隨之上漲,醫藥股的價值遠高于防守意義。
估值溢價處歷史高位
對于近期風聲鶴唳的醫藥板塊,基金仍看好其未來的成長性。
“今年以來,特別是在二季度,我們增加了對醫藥行業的配置”,華商領先企業基金經理郭建興認為,在消費升級、人口老齡化、新醫改等因素的影響之下,醫藥行業正在慢慢形成一個大的產業,只要這幾個因素沒有改變,醫藥板塊都存在長期的超額收益。
更有基金經理斷言,下一個“四川長虹”和“蘇寧電器”將會在未來幾年的醫藥股板塊中出現,“5-10年之內,中國的醫藥行業一定會出現大市值的公司”。
也有基金經理認為,未來的醫藥板塊將是誕生牛股的行業之一。這一預估從萊茵生物的強勢就可見一斑。在29日市場大跌108點的背景下,該股依然上漲8.56%,30日再度上漲3.24%。
粗略統計,從2009年年中至今的一年時間,國內醫藥股的市值幾乎翻了一番。
王曉明也認為,醫藥行業在未來5到10年內的穩定增長是確定的,“這就決定了估值不容易回到較低的水平。”
中信證券6月30日的報告也表示,醫藥板塊2010年動態PE30倍,全部A股15倍,估值溢價2倍,雖為歷史高點,但估值絕對值不高,而投資醫藥股的根本邏輯是其高成長性。
雖然看好醫藥板塊,但基金并不是看好所有的醫藥股。
郭建興表示,對于醫藥股的投資邏輯主要有三條。一是找一線的醫藥股,因為醫藥行業如果面臨行業洗牌的話,龍頭公司會受益;二是偏重消費品屬性的醫藥股,這些股票受政策影響較小,比如藥品藥價管理對它們就沒什么影響,因為它們的渠道不是
醫院而是零售;三是公司的業績要有長期確定性的增長。
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很多基金經理都看到了醫藥股的機會,并且享受到了其中的收益,這是行業的溢價。郭建興認為,未來這些醫藥公司會出現分化,差距會慢慢拉開,“醫藥股是時間的朋友,給它足夠的時間,它一定會回贈你很多東西。”
申銀萬國6月30日出具的研報表示,醫藥仍是消費中最好的行業之一,戰略和管理出眾的公司必將分享行業的快速成長,是資本市場的戰略性資產,其中一些有潛力快速成長的公司,經過調整后已經具備很好的中長期投資價值。(上海報道)(作者:黃祎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