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7/5 0:00:00 來源:
未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對高藥價的整治尚在“高壓”之下,衛生部阻擊藥企商業賄賂的戰役又打響了。
6月30日,衛生部發出通知,要求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務必在今年內建立本行政區域
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制度。而《華夏時報》記者也從一省級藥監局官員處了解到,目前已有山東、江蘇等省級衛生行政部門開始行動,根據舉報調查涉嫌商業賄賂的企業。
衛生部人士稱藥企遭舉報
盡管衛生部對藥企商業賄賂問題一直保持“高壓”態勢,但與以往不同,此次在衛生部的通知里,字里行間卻能讀出些許憂慮。此次通知指出,“從近段時間發現和查處的商業賄賂問題來看,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在一些地方和單位出現了反彈。”
衛生部相關部門一位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集中在藥企身上的商業賄賂行為最常見的是在推銷過程中,以各種名義給醫療機構及工作人員、醫務人員回扣、提成,以及通過不正當手段使其產品進入醫保目錄、虛報成本抬高藥價。此外,在藥品
醫療器械的審批認證、投標競標等環節上,
企業使用不正當手段獲取準入資質或商業機會。
“目前,衛生部確實接到了對一些涉嫌商業賄賂的藥品生產企業的舉報。”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但對具體的商業賄賂企業進行查處,主要是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和行政執法部門負責。”
“實際上,最近幾年來,包括衛生部在內的幾個部門對打擊商業賄賂下了很大力氣。”前述衛生部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06年3月起,為了配合國務院主導的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醫藥系統整治商業賄賂的工作就已經展開。
據記者了解,在衛生部等部門全方位“圍剿”商業賄賂行為時,一些地方衛生部門也公布過涉嫌商業賄賂的醫藥企業“黑名單”。
其中,一份北京市公布的材料顯示,由于涉嫌商業賄賂,河北澳諾制藥、北京萬豐達等企業曾被趕出北京市場。而福建省自2006年起也分四批公布了36家涉嫌商業賄賂的企業。另外,四川、河北、廣東等省也多次陸續公布了一些涉嫌商業賄賂的醫藥企業名單。
但是,盡管如此,藥企商業賄賂的行為卻并沒有停止。
各省年內需建行賄“黑名單”
而衛生部掀起的反行賄行動,也在力度上繼續加大,設置時間限制,要求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務必在今年內建立藥企商業賄賂不良記錄制度。
本報記者也從一省級藥監局官員處了解到,目前山東、江蘇等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已經著手行動起來。
一方面,部分城市已經向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負責人發放《治理商業賄賂自查自糾調查表》進行摸底調查,另一方面衛生部門也與行政執法部門聯手,根據舉報調查涉嫌商業賄賂的企業。一旦查實藥企有商業賄賂行為,將在全省范圍內封殺該藥品企業,并上報省衛生廳,寫入商業賄賂“黑名單”。
根據這次衛生部通知,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將建立商業賄賂不良記錄,一旦企業被列入其中,各省將堅決取消其所有產品在當地的招標入圍資格,兩年之內也不能再進入該省市場。
華素制藥區域市場經理劉梅向記者表示:“兩年之內不能進入一個省的市場的規定應該還是挺有殺傷力的,因為根據我們自己的銷售經驗,如果企業兩年都不能在某省銷售其產品,那兩年之后重新打入市場會更難,這個市場基本就喪失了。”
“解決藥企商業賄賂問題,不可能僅靠衛生部一家,也不能單靠法律法規。這是一個行業利益鏈引發的問題,解決此問題,要看政府部門的決心有多大。現在的情況是,中央精神明確,到地方執行層面由于利益糾葛執行不下去,只有斬斷利益鏈,才能徹底解決藥企商業賄賂、藥價虛高問題。”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說。
藥企商賄背后的利益鏈條
藥企商業行賄似乎是一個無奈的存在。
事實上,全國銷售的新藥從出廠到給到醫生手中,要經過全國總
代理、各級區域代理、醫藥代表、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醫院藥房等等各個環節。據了解,新藥售價的70%-90%用在了這些中間環節,每個環節都要加碼獲利。
北京一家醫藥銷售公司的副總張女士從事醫藥銷售工作12年,做過多家大型藥廠的代理。她告訴記者,藥企的商業賄賂從藥品邁出廠的第一步就開始了一個滾雪球的過程。
通常情況下,藥品出廠首先要經當地政府物價部門的審批,物價部門根據藥廠的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并制定價格。如果市場上有類似藥品,物價部門也將會參考這些同類藥品的實際價格記錄作出判斷。
但在張女士看來,如果藥企“工作做到位”,那物價局就可以只“走走過場”。企業給物價部門各種名目的福利和費用,希望物價部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對物價局來說,一方面他們人少材料多,沒有時間認真審核醫藥生產企業的詳細成本,另一方面很多醫藥企業還是當地的納稅大戶,這更減少了藥品定價的阻礙。“這筆費用一般根據藥品定價的利潤空間來定,大約在5%-10%。”
過了定價這一關,接下來藥廠的公關對象就是醫院。但根據規定,藥廠不能與醫院和用藥單位直接進行采購,必須通過招標公司主持藥品集中招標。
因為藥品種類繁多,招標公司會讓大部分企業都中標一個種類。交易成功后,招標公司還要收取千分之五的提成,張女士表示經過這一環節招標公司可以拿走藥品價格1%的份額。而在這個過程中代理藥廠進行投標的投標公司也會從中分羹,“大約占到中標價的8%。”張女士說,投標公司只負責幫助藥廠中標,因為其與招標公司關系密切。
中標之后,藥廠才開始與醫院接觸。為了進入醫院,需向醫院的主管領導示好,確保自己能在多家中標企業中“脫穎而出”,進入醫院藥事會的討論。為了順利通過藥事會,藥廠要付出10000-50000元不等的費用。
“科室主任收錢后,就能保證這個品種進入醫院了。”進入醫院后,還需要打點藥劑科主任和有處方權的醫生。“因為藥劑科主任可以在量上進行控制,而開處方的醫生就更不用說了。治療頭痛的藥有上百種,醫生開哪種都不違法,不給回扣或者少了,就不用你的藥。”
張女士介紹,隨著現在藥企競爭越來越激烈,醫生的回扣率也水漲船高。1998年時只有5%,而去年達到25%,有的藥品甚至達到35%。
不僅如此,藥企還要給醫院藥房取藥員、統計員和會計回扣,否則他們都會“利用職務之便”給
藥品銷售帶來麻煩。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