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7/21 0:00:00 來源:
未知
成都7月18日電(記者謝佼、黨文伯、葉建平)7月12日18時許,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發生一起群體預防性服藥不良反應事件,104人發生不良反應,其中一名年僅3歲的女孩不幸身亡。
事件發生后,出現不良反應的村民被及時送往內江市人民醫院進行救治。截至目前,全部村民均無生命危險。預防藥本應讓人遠離疾病,緣何成了“奪命丹”記者對此進行了追蹤調查。
孟雨珊,3歲,身體健康,喜歡笑。然而,當她吃完4片預防瘧疾的藥物后,她漸漸困了,從此離開了疼愛她的父母……
7月12日,對于東興區椑南鄉麻灣村村民來說,這一天他們永遠不會忘記,一起群體預防性服藥不良反應事件突如其來,“襲擊”了這個村落。
事件發生后,出現不良反應的100多名村民第一時間被送往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四川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相繼作出批示,要求組織精兵強將,全力做好救治工作,迅速查明事件原因,妥善處置,保障群眾生命安全。
14日22時,記者趕到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5樓兒科和18樓呼吸內科過道內已擺滿了一張張病床。
孟雨珊的媽媽宋正會仍躺在病床上,說話很慢,兩眼無神。宋正會有兩個孩子,5歲大的孟宏偉獲救了,孟雨珊卻永遠離開了她?;蛟S由于悲痛,宋正會已記不起孩子入院時自己簽字的詳細情形。她瞪著眼睛反復地說:“娃娃,4片?!?/P>
麻灣村60歲村民陸明仲剛被解除病重通知,喘著氣告訴記者:“4顆白色藥,3顆紅色藥。我喝了一口水,一起吞下去。就一會工夫,口水不由自主地流出來,然后就頭暈。我想這藥是治病的,吃了應該好啊,怎么會越來越暈呢”
樓道里,村民們神情凝重,在轉角處有兩個孩子在靜靜地騎蹺蹺板〈見記者,裂開嘴笑了一下,臉很白。因為人數太多記不住,醫院給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的患者手上扎了一個紅色的橡皮圈。
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務科長劉曉丹說,麻灣村村民是“氯喹”“伯安喹”的藥物反應,表現在心血管、精神上、腸胃中有不良反應。
事件發生后,相關部門迅速封存了所有該批次藥品。這批藥是上海中西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磷酸氯喹片/磷酸伯氨喹片組合包裝”,批準文號分別為藥準字H31020423和H20059843,生產批號為100101。
是什么導致100多名村民出現不良反應藥品質量有問題服用方式不正確……一系列疑問接踵而至。
事件發生后,四川省衛生行政部門于13日凌晨派出專家緊急趕赴內江,連夜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制定醫療救治方案,全力開展救治;省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派員前往內江指導應急處置工作。衛生部的專家組也趕赴內江進行調查。
經衛生部專家組調查后,東興區常務副區長黃俊偉向患者家屬們通報,該批次藥品是通過四川省疾控中心的正規途徑獲取,渠道和藥品質量沒有問題。
當時在現場的內江市東興區疾控中心主任袁奇告訴記者,這次發藥采取集中服藥方法,在院壩里提供開水,一次性杯子,來一個人就登記,登記后就發放,在現場要看著吃下去,叫做“送藥到手,看服下肚”,態度非常認真。
“那小孩到底吃了多少藥”記者詢問了袁奇。
袁奇答:“我記得30多個孩子,其中有10多個服了4粒氯喹。伯氨喹有的孩子沒吃,有的吃了3粒。中途發現藥量偏大,進行一些改變。”
“為什么會改變呢有人抱著小孩來找你們了”
“不是,是我們在發放過程中,發現藥量偏大。”
60歲村民陸明仲告訴記者:“他們發到后面,發現藥不夠了,才想起給小孩發多了。之前,我問‘大人、娃娃都這樣吃嗎’他們肯定地說‘大人、娃娃都一樣的’?!?/P>
四川省疾控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肖寧介紹說,用于預防瘧疾時,兒童只需每公斤體重對應4至5毫克藥量,而磷酸氯喹片每粒為155毫克。按計算,124公斤重的孩子才應該服用4片。此次不幸死亡的3歲女童孟雨珊體重不足20公斤,服用的預防藥物超正常量6倍。
15日,衛生部專家與家屬見面會上,黃俊偉向患者家屬們通報說:“得出的結論,就是16歲以下的兒童藥物過量,也就是劑量的把握上,確實沒有把握好?!?/P>
雖然內江群體預防性服藥不良反應事件的原因已初步查明,但血的教訓,也再次敲響了基層疾病防控工作“粗放”的警鐘。
記者在衛生部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組織編寫的《中國醫師、藥師臨床用藥指南》上看到,對藥品“氯喹”清楚地注明:“藥物過量的表現:急性中毒常為致死性的,其致死量低至50mg/kg∩迅速出現惡心、嘔吐、困倦,繼之言語不清、激動、視力障礙、因肺水腫而致呼吸困難甚至呼吸停止,還可出現心律不齊、抽搐及昏迷?!?/P>
在“不良反應”一欄,記者還看到:“如與伯氨喹合用,部分患者產生嚴重心血管不良反應,如改為序貫服用,療效不減而不良反應降低?!?/P>
然而,據記者調查,實際上很多人都是一把吞下。對于劑量把握的失誤,村民們憤怒不已。陸明仲捶著病床說:“我沒讀過書,都知道娃娃服藥減半,他們不知道”
對此,袁奇告訴記者,當天是市疾控中心、區疾控中心和鄉衛生院的人員一起發放藥品,當時他自己在指導滅蚊,具體發放過程不清楚。
對序貫服用的問題,袁奇說:“氯喹、伯氨喹是組合藥,一人份就是一個小包裝,兩種藥都在小包裝里面。也沒有標明中間間隔多久。這個序服,到底是先服用氯喹還是伯氨喹,中間間隔多久也沒有提到。”
對于劑量把握,他說:“藥上面沒有寫兒童服藥方法,說明書上寫了一句話,‘在醫生指導下確定兒童劑量’,而在具體使用時,醫生卻沒有一個可以參照的相關文件。兒童隨年齡和體重遞減,到底怎么遞減也沒有一個說法。外包裝上就寫著4片3片,別的都沒有。”
當問及是哪位醫生決定給小孩按成人藥量發放時,袁奇稱,“還在調查不清楚”。
“藥品不同于普通商品,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的身體健康,說明書寫得不清楚,不能找資料查清楚嗎”一名市民在網絡上留下了一條這樣的質疑,他還呼吁“要將‘好事辦好、做細’,避免類似的慘劇再次發生。”
目前,出現不良反應的成人和兒童均無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