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7/29 0:00:00 來源:
未知
中藥配方顆粒已形成產業化趨勢。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中藥配方顆粒年試制產量約2500噸,加工中藥材15000噸,銷售額達10.9億元。
同時,《醫藥經濟報》記者了解到,中藥配方顆粒生產企業對該領域的未來躊躇滿志。
或將成熟上市
我國對中藥配方顆粒的研究已有多年的歷史。中藥配方顆粒保持了中藥傳統飲片的性味與功效,但其質量更加穩定可控,適合中醫臨床辨證施治、處方變化的需要,患者不需煎煮、服用方便,且吸收快捷、療效穩定。
1987年3月,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中藥劑型研制工作的意見》,要求對常用中藥飲片“進行研究和改革,如制成粉狀、顆粒狀等”。在1992年,江陰天江藥業有限公司在中國內地率先開始自主研發,并確定走單味配方顆粒的研制道路。1993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文將江陰天江藥業列為全國首家中藥飲片改革試點單位。隨后又批準了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四川新綠色藥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康仁堂藥業有限公司、培力集團等5家為中藥配方顆粒試生產企業。
據介紹,試點企業累計投入研制經費已超過10億元,已完成17項國家和40余項省部級科研課題,獲省級科技進步獎、發明專利3項。
“配方顆粒強調的是中藥飲片的‘多成分轉移’,而非單一成分的純化?!苯幪旖帢I副總經理許運明表示。
“中藥配方顆粒生產工藝技術已很成熟,我們已經制定了600多種中藥配方顆粒的工藝參數和質量標準,實際上,一般
醫院常用的中藥不過400多種,除了一些地方性用藥外,基本可以滿足醫院常用處方使用?!痹S運明說。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