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8/17 0:00:00 來源:
未知
“‘二零扣’這種商業模式,就是企業把藥按20%的價格給一級分銷商,分銷商賣給其他代理,分銷商按銷量的比例返點給決策人,返二三個點,四五個點都有可能,這種做法國企民企都有,看企業或者代理商愿不愿意做了。”一位上海醫藥[20.00 0.10%]行業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
近日,當新上藥重組完成正摩拳擦掌欲沖擊國藥的老大地位時,一則消息不脛而走:“上藥集團前總裁吳建文被雙規了,涉案金額達數百萬元之巨。”記者迅即致電上藥集團,辦公室一位女士頗為緊張地表示:“這個我們不能透露的,統一由上市公司來對外披露,不能說。”
“吳建文現在是在隔離審查階段,外界所說的春節期間已經開始調查等幾個時間點,我們不清楚,至于涉案金額,只能等審查報告出來才能知道,吳建文所在的是以前的上藥集團,新上藥完全是新的領導班子,運營不受影響。”上海醫藥董事會辦公室人士告訴《華夏時報》。
醫藥新貴遭調查
從年輕的上藥集團明星總裁,到如今的深陷囹圄,吳建文的轉身只用了一年多時間。
記者手中一份上藥集團內刊資料顯示:吳建文,1969年9月出生,復旦大學化學系畢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MBA,復旦大學產業經濟學博士,1991年加入上藥集團,曾先后任上海新亞藥業有限公司(下稱“新亞藥業”)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新亞藥業、上海新先鋒藥業有限公司(下稱“新先鋒藥業”)總經理、上海醫藥集團副總裁、上藥集團抗生素事業部總裁,2008年底升任上藥集團總裁,一路走來順風順水,可謂風光載道。
2009年1月份受聘于上藥集團擔任總裁時,吳建文曾撰題為“感謝、感動、感懷、感奮”的文章來抒發心情,并表示對自己的要求是:忠誠,盡責,專注,忠誠于國資,忠誠于集團事業;對國資的保值增值高度負責,對社會高度負責,確保產品質量和服務使人民群眾滿意,對廣大員工、對股東盡職;并專心、專業發展醫藥事業。
有業內人士曾表示,吳建文此前所在的抗生素事業部是集團內最難帶的一個部門,“吳這個人很有能力,口碑也不錯。”抗生素事業部是在2002年華源集團入主上藥后,集團歸并同類資產,以新亞藥業和新先鋒藥業為核心逐步采用跨國公司事業部制的管理模式,而在吳建文的帶領之下,抗生素事業部與上藥集團旗下的原料藥、處方藥以及中藥與OTC三個事業部共同形成了上藥集團的四大支柱產業。
據傳吳建文正是因為其在抗生素事業部期間因選擇醫藥代理商收受賄賂而落馬,有媒體報道稱,涉案金額高達800萬元。消息人士指出,對吳的調查從春節期間已經展開,國資委紀檢部門在7月份宣布了對其的調查結果。
記者聯系到吳曾工作過的新先鋒藥業,廠區一位職工驚訝地表示:“這個事情出了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大家都知道的,說什么的都有,人蠻年輕的,收回扣這個很多人都收的,抓么就抓了他一個。”而新先鋒的一位銷售部門負責人則表示:吳建文是過去我們的負責人,犯事是在上藥集團,所以和我們沒有關系,我們經營情況非常好。”
一切有跡可循,在2009年底上海醫藥擬以換股方式吸收合并上實醫藥和中西藥業的路演時,吳建文的身影還在領導層之中,而今年新上藥董事會換屆選舉之時,吳建文已然落選,而由其掛帥的抗生素事業部也沒能進入上市公司,董事長呂明方的解釋是“抗生素事業部暫未達到上市要求”。
上海醫藥董事會辦公室人士表示:抗生素沒有進來,和吳建文沒有什么關系,主要是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我們當時承諾的是24個月之內注入上市公司,如果說更快,那當然更好。而新先鋒藥業一位負責人則表示:今年一定能夠注入上市公司。
資料上可以查到的吳建文最后一次露面是2009年底上藥集團的一次技能大賽總決賽,吳建文做了激情發言,此后則在公開場合鮮見其蹤跡,與其先前頻頻去各地參觀考察的高調對照鮮明。
禍起行業潛規則?
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吳建文的跟頭栽在行業潛規則“二零扣”上。
消息指出,上藥集團內部通報的口徑是經濟問題,而民間的說法是,在其擔任抗生素事業部總裁期間,為旗下藥品選擇代理商的過程中收取了對方賄賂而被舉報,并最終在新上藥重組的審計過程中被發現了。
“吳建文的情況,表面上看很可能是醫藥代理把他給告了,既然紀檢部門都介入了,手里應該是有其受賄的證據在。”一位上海醫藥行業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二零扣”這種商業模式,就是企業把藥按20%的價格給一級分銷商,分銷商賣給其他代理,分銷商按銷量的比例返點給決策人,“如果有企業的銷售數字,可能可以大體估算其受賄金額,返二三個點,四五個點都有可能,這種做法國企民企都有,看企業或者代理商愿不愿意做了。”
前述人士補充說,其實不止“二零扣”,甚至“一五扣”都存在,不好的藥可能會用這種方式,這樣就是把工廠利潤壓到最低了,企業也不賺錢,用料不到位,用劣質原料以次充好,對行業的傷害是很大的。藥這個行業的利潤你知道是很高的,從上市公司的報表,看銷售費用占銷售額的比例是多少,這個銷售費用就是讓別人去賣藥付給別人的,一般是50%以上,或者60%、70%,這個比較正常。
而記者就“二零扣”事情詢問新先鋒的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并不清楚。而上海醫藥董事會辦公室人士也回應,新上藥重組后換了新的領導班子,舊上藥的問題不了解。抗生素部門現在是集團在托管,因為是非上市公司,所以盈利狀況不能公開。
而滬上一家醫藥PE公司總經理則表示:表面上是收回扣,但吳做到這么高的位置,收回扣完全不奇怪,這個行業收回扣的太多太多了,而且揪出蘿卜帶出泥,被調查的只有吳一個人確實奇怪。放到新上藥重組的背景下看,政治斗爭的可能性比較大,有人上就自然有人下,舊的問題陳芝麻爛谷子總有人要來承擔,但對于上市公司,應該說影響不大,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的團隊各方面都要磨合,但大的問題是沒有的。我們外人是沒辦法做結論,雖然現在是被捕了,如果審查出來沒有問題,那也是有可能的。
漩渦之中的新上藥在8月5日交出了首份半年報,眾望所歸粗看下來卻略顯失望:總資產規模增加了14.65%,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85億元(未含托管的抗生素業務),同比增長21.66%,但營業利潤卻同比下降了11.83%,凈利潤7.6億,同比減少了6.4%。
為何盈利不增反降?上海醫藥董事會辦公室人士表示:2009年是上實醫藥轉讓了下面聯華超市[30.80 3.36%]的一塊資產,規模比較大,其實我們扣除了非經常性損益,利潤是增加50%多的。”
灰色收入及潛規則在醫藥行業似乎已經是人盡皆知,而被稱為最年輕的上藥集團總裁的落馬,又一次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