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8/18 0:00:00 來源:
簡單介紹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也被看作是一種作用于鈣、磷代謝的激素前體,它與陽光又密切關系,當有足夠的陽光照射時可減少這種維生素的膳食需要,維生素D在所有的脊椎動物包括人類中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維持血清鈣和磷的濃度在正常范圍內,維持神經肌肉功能正常和骨骼的健全,它是生命必需的營養素和鈣代謝的最重要生物調節因子。
發現過程
維生素D的發現是人們與佝僂癥抗爭的結果。早在1824年,就有人發現魚肝油可在治療佝僂病中起重要作用。1918年,英國的梅蘭比爵士證實佝僂病是一種營養缺乏癥。但他誤認為是缺乏維生素A所致。1930年Gottingen大學的A.Windaus教授首先確定了維生素D的化學結構,1932年經過紫外線照射麥角固醇而得到的維生素D2的化學特性被闡明。維生素D3的化學特性知道1936年才被確定。
食物來源
魚肝油含量最為豐富、沙丁魚、鯡魚、鮭魚、鮪魚、雞蛋、牛肉、黃油含量相對較高,奶類及奶制品含量較低。蔬菜、谷物、和水果幾乎不含維生素D。
代謝吸收
維生素D是一個總稱,由類固醇衍生而來,以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最為重要。維生素D2來源于植物,維生素D3是動物細胞內7-脫氫膽固醇轉化而來,兩者皆有日光作用而形成。從口中所攝取的維生素D由小腸壁與脂肪一起吸收。約90%被吸收的維生素D與乳糜微粒結合進入淋巴系統,其余與α-球蛋白結合,維生素D的這種吸收過程有效性約為50%。已確定維生素D有16種以上形式的代謝物,大多數是生理上無活性的排泄形式。
生理功能
1.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
2.對骨骼鈣的動員。
3.促進腎臟重吸收鈣、磷。
需要人群
1.住在都市的人,特別是濃煙污染的地域的人應該攝取更多的維生素D。
2.夜間工作者、修女,或者是因為服裝、生活方式而不能充分得到陽光的人要特別注意在
飲食中增加維生素D的攝取。
3.如果您正服用抗痙攣的藥物,則必須增加對維生素D的攝取。
4.飲用未添加維生素D牛奶的小孩必須增加維生素D的攝取量。
5.皮膚顏色較黑且住在北方氣候地域的人需要更多的維生素D。
生理需要
1.成人的建議每日攝取量是5μg。
3.每天手腳露出30厘米,在陽光下曬30分鐘,有效的防止維生素D的缺乏。
過量表現
一些學者認為長期每日攝入25μg維生素D可引起中毒,這其中可能包括一些對維生素D較敏感的人,但長期每天攝入125μg維生素D則肯定會引起中毒。中毒的癥狀是異常口渴,眼睛發炎,皮膚搔癢,厭食、嗜睡、嘔吐、腹瀉、尿頻以及鈣在血管壁、肝臟、肺部、腎臟、胃中的異常沉淀,關節疼痛和彌漫性骨質脫礦化。我國制定維生素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20μg。
缺乏癥
佝僂病、嚴重的蛀牙、軟骨病、老年性骨質疏松癥。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