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9/29 0:00:00 來源:
未知
我國一次性注射器出口若要打破大批量、低回報的現有格局,其出路就是加大投入,開發國內外市場亟需的高端一次性注射器。
《一次性注射器出口質量控制指南》即將發布,同時,商務部計劃出臺多項技術指南來解決我國
醫藥企業面臨的出口問題
日前,阿根廷工業部貿易管理及政策副國務秘書處照會我駐阿根廷使館經商參,通告阿方決定延長塑料皮下注射器的反傾銷調查期限。
針對我國一次性注射器遭遇的外貿壓力,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和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
(以下簡稱醫保商會)組織有關專家制定的《一次性注射器出口質量控制指南》
(以下簡稱《指南》)將在今年10月份的秋季廣交會上正式發布。
據悉,編制該《指南》的目的是指導國內相關企業以質取勝、建立自主創新戰略和自主品牌,推動產業快速發展,有效規避貿易保護壁壘。
據記者了解,商務部計劃出臺多項技術指南來解決我國醫藥企業面臨的出口問題。而該《指南》是商務部首次出臺的出口質量技術標準,未來還將出臺一系列出口質量指南。
質次價低困擾出口
去年9月9日,阿根廷生產部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皮下注射器進行反傾銷調查,今年1月18日,阿方作出初裁,結果是傾銷幅度408.47%
(離岸價0.0
236美元
/件)。
據我國海關統計,今年1~7月,我對阿出口一次性注射器4654萬支,出口金額為114萬美元,數量和金額分別下降55.14%和54.04%。到目前為止,阿根廷仍然沒有結束反傾銷調查。除此之外,我國一次性注射器的主要出口國巴西和烏克蘭也對中國開展了反傾銷調查。
據業內人士介紹,我國一次性注射器在國際市場上擁有巨大的價格優勢,進口國為了保護本國企業以及保證貿易平衡,就會對我國符合征收反傾銷稅條件的一次性注射器采取措施。
除了低價之外,出口產品的質量也是關鍵問題之一。據記者了解,中國的一次性注射器產品并非在質量體系上全面落后。據記者從《指南》中了解到,在一些質量標準上,國內的標準甚至比國外嚴格,例如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針,國內執行的是GB15811—
2001標準,相比國際標準,我國還增加了針尖鋒利度的要求
、生物學性能和生物學基本評價,還增加了檢驗規則。
據參與制定《指南》的專家介紹,我國一次性注射器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無菌上。相比國外,中國主要是用于環氧乙烷滅菌的全塑包裝的滅菌有效性存在問題,用于無菌
醫療器械包裝的單層薄膜與歐盟標準EN868—5的要求不一致;除了民用外,包裝具備無菌打開功能很重要,特別是在美國,無菌開啟功能很重要。
據記者了解,一次性注射器在美國是在
藥店銷售的,我國使用的塑料袋
、透析紙條袋
、窗口袋均不具備在藥店銷售的條件,一旦出口違反了FDA的規定,就會面臨退貨的危險。
新技術或成突破口
對于國內
企業來說,提供質量
標準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射線滅菌法的使用很廣泛,效果很好,但是一座年滅菌3萬立方米貨物的60Co裝置,一次性投資高達300萬至400萬美元,如此大規模的投資,對于中國大部分生產一次性注射器的醫療器械生產廠家來說都是無法承受的。由此可見,質量體系問題將是國內企業長期面臨的挑戰。
該《指南》指出,在國際市場上,我國出口的產品多為低技術含量的傳統注射器,這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來說,將會產生明顯的限制作用。我國一次性注射器若要打破大批量
、低回報的現有格局,其出路就是加大投入,開發國內外市場亟需的高端一次性注射器。否則,隨著越南
、泰國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新興工業國相關產品加工業的快速崛起,必將對我國一次性注射器等低檔醫用塑料制品的出口構成威脅。
該《指南》建議,中國的一次性注射器企業可以考慮開發潛力巨大的新型注射器,其中,自毀式注射器、安全式注射器、預充式注射器、無針式注射器有可能成為中國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據Forst&Sullivan咨詢公司分析
,今后幾年
,預充式注射器將成為國際醫療器械市場上增長很快的一次性醫療器械產品。在全球預充式注射器需求量不斷上升的背景下
,致力于發展此類產品有利于我國一次性注射器開拓出口的市場空間。
除此之外
,無針式注射器將逐漸占據現在一次性注射器的市場份額。據《指南》介紹
,無針式注射器將成為
21世紀國際注射器市場上的主流產品。到
2010年,全球無針式注射器的市場總銷售額將達到30億美元。
商務部建議,以上這些新產品的市場廣闊,利潤豐厚,必將取代傳統的一次性注射器。因此,自主研發新型產品已成為我國一次性注射器產品發展的當務之急。
(記者 賈巖)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