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車跨黃河的柯受良、著名影視劇作家梁左、畫家導演陳逸飛、毛澤東特型演員古月、小品演員高秀敏、相聲大師馬季、年僅28歲的浙江衛視女主播梁薇……近幾年,這些曾帶給我們多少愉悅和感動的人,一個接一個因為猝死而離去。今年8月,“中國心臟大會暨北京國際心血管病論壇2010”上,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副主任兼心律失常診治中心副主任華偉指出,中國每年心臟性猝死人數達到54.4萬,男性猝死發生率高于女性。
54.4萬,相當于中國一個小城市的人口總和,這讓中國心臟性猝死總人數位居世界之首,遠遠超過美國每年30萬—40萬的死亡數字。在所有猝死的人中,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臟病,據統計,還有70%的人因為沒有得到急救而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一個心內科醫生的日記
2010年8月23日,多云。
今天是我在急診科輪值的最后一天,直到下午6點,都沒有特別緊急的病人出現,本以為這一天會平靜度過,沒想到6點20分到7點整這40分鐘里,我又一次見證了一條生命由死向生的全過程。
下午6點20分,當66歲的魏羽(化名)被送到急診室的時候,這位興沖沖從甘肅張掖趕往陜南漢中看望女兒的老太太,緊緊捂著胸口,臉色蒼白。醫生讓她躺下,正要做心電圖,突然出現了室顫,接著心跳、呼吸、血壓等生命指征全部消失!好在是在急診室里,我們立刻組織搶救。整整40分鐘,電除顫就進行了15次!不斷地心肺復蘇、不斷地電除顫,參與急救的是急診科加心內科5名年輕力壯的醫生,當汗水開始模糊我們的雙眼,當我們感到喉嚨發干、眼前發黑的時候,謝天謝地,老太太的心跳終于開始恢復了,我們才敢松口氣。
搶救結束后,魏羽唯一的女兒從漢中趕來,一頭撲倒在媽媽溫暖的懷里。她已經3年沒見到媽媽了。我只覺得,她們真的太幸運了,而我所經歷過的猝死患者里,又有幾個能如此幸運呢?
這是西安市中心 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李濤的一段工作日記。他告訴《生命時報》記者:“作為一名心內科醫生,我每天都比普通人更真實地感受到,猝死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每一個人。一旦被這只無形大手抓住,想要逃脫,難乎其難!”李濤至今清晰記得,幾年前也是盛夏的一天,一個37歲的生命瞬間消失,讓自己第一次領教了“猝死”的厲害。
那是一個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桑拿天,37歲的王勇(化名)與妻子一起,帶著3歲的兒子去買東西。就在他走到收款臺排隊時,意外突然發生———王勇身體向后,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周圍的人都嚇傻了,第一個反應過來的人背起他就往門外跑。好在醫院與商場僅一條馬路之隔,20分鐘后,王勇已經躺在急診室里。那一夜,無比漫長,所有搶救方法都不能讓心電圖顯示儀上那條直線有絲毫改變。看著躺在床上的這個頭發黑亮、魁梧健壯的青年,聽著他的妻子抱著孩子反反復復地低語:“求求你們,再救救他吧,再救救他,他才37歲……”李濤和所有在場的醫護人員,眼眶全濕潤了。 (上接第一版)沒有人說話,大家默契地一次又一次拼盡全力搶救,明明知道沒有用了,但是誰也舍不得放棄……
據李濤介紹,在他們醫院,急診一天一夜接診的病人在40個左右,其中1/5都與心臟病有關,急性心肌梗死導致的猝死占一定比例。華偉也指出,相當數量的心臟病患者都可能以猝死作為首發表現,猝死不僅無法預測,而且一旦發生,存活機會極低。
五個誘因讓“死神”降臨
像王勇這樣突如其來的猝死,讓人覺得,死神就躲在墻角的陰影里,防不勝防。其實,專家指出,猝死并非毫無預兆,在生活中,有4類人最易發生猝死。
冠心病患者。據美國統計材料顯示,心源性猝死里,80%左右由冠心病引發。2005年8月,著名演員高秀敏就是因急性心肌梗死突發而去世。北京軍區總醫院心肺血管中心副主任和渝斌教授介紹,由冠心病導致的猝死里,除了急性心肌梗死外,最常見的還有嚴重的心律失常,比如室顫。
暴飲暴食、情緒易激動的人。現代人工作節奏非??臁⑼硭砥?、暴飲暴食等生活方式,都會增加猝死的可能。另外,劇烈的情緒波動也易導致猝死。據報道,高秀敏猝死前,因兒子去世心情非常差,而悲傷、痛苦、焦慮、緊張等情緒都會對心血管造成嚴重傷害。
工作壓力大、過于勞累的人。演藝人員、 企業高管猝死近年來屢見不鮮,和渝斌教授分析,這與他們長期演出,飲食不規律、身心疲憊、過于勞累有關。他提醒,一旦發現有心臟病就應該早診斷、早治療,不能拖延或者不治。人的血管從20歲以后就開始退化,所以心臟病必須從年輕時開始預防。
吸煙的人。北醫三院心內科主任、血管醫學研究所所長高煒指出,很多猝死的人生前都吸煙,而且煙癮不小。煙霧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是導致冠心病高發,進而猝死的危險因素。
此外,寒冷也是導致猝死的一大誘因。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調查表明,猝死多發于寒冷季節的星期一中午以前。尤其12月和1月的星期一上午10時至11時發生率最高。寒冷很容易導致心血管痙攣,對于心臟病人來說,可能誘發大面積心梗,導致猝死。
防猝死六大關鍵詞
華偉、和渝斌都認為,如果一個人平時沒有任何心臟病癥狀,只要掌握以下幾個關鍵詞,就能做到遠離猝死:“不熬夜”,生活沒有規律、常熬夜,極易引發冠狀動脈痙攣,導致猝死;“心態好”,持續過大的 心理壓力是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重要誘因,應盡量讓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態,通過聚會、出游等進行自我調節和放松;“戒煙限酒”,大量飲酒和吸煙一樣,也會誘發猝死。
對于已經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防猝死的關鍵詞是:“學會賴床”,心血管 疾病發作的“魔鬼時間”在凌晨到上午10點,所以有心臟病的人醒后盡量在床上躺一會兒再起,最好不要在早晨鍛煉?!安灰潧觥?, 老人夏天貪涼吃冰凍食品,導致血管突然收縮,是造成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之一?!?B> 飲食清淡”,一方面保持合理體重,減輕 心臟負擔;另一方面增加粗纖維和水果蔬菜的攝入,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便秘引發猝死。
此外,華偉說,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心臟猝死的急救,這對降低猝死率有巨大幫助。國外心肺復蘇培訓非常廣泛,美國有1/4的人都掌握心肺復蘇技術。和渝斌教大家,一旦發現病人猝死,要馬上進行胸前區心臟扣擊,最好在硬板床或地上,按壓胸部雙乳頭連線的正中,頻率為每分鐘100次,同時趕緊撥打急救電話獲得專業人員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