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11/9 0:00:00 來源:
生意社11月9日訊 上海證券報昨日獨家獲悉,一直被各界關注的“新的藥價政策”有望推遲到明年出臺。這比原定10月底出臺的時間至少推遲了2個多月。
早在10月中旬,本報從權威部門獲悉,原定10月下旬公布的基本藥物宣布降價計劃已經暫緩。此前有傳聞稱,基本藥物目錄價格調整可能在10月下旬出臺,普藥降幅在10-20%。
事實上,國家發改委9月已經對新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品以及部分已規定最高零售限價的藥品開展出廠價格專項調查(涉及900多家生產
企業,近900個品種),調研工作結束后,在征求企業意見過程中,部分企業有不同意見,導致有關方面將延期公布藥品價格調整文件。
據中國醫藥工業科研開發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透露,調查中發現,某些地方在基本藥物集中
招標中,陷入“唯低價是舉”的怪圈。一些小企業乘虛而入,一味降價,甚至低于通常的制藥成本。從表面上看,造成基本藥物有巨大降價空間的假象,誤導決策部門。
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未來國家對基藥價格的調整,將不會單純只做降價,高于市場中標價的藥品價格有降價空間,而市場價已經較低的藥品價格不會再降,部分獨家品種的價格還會上調。
10月以來,價格調整新政已然成為市場上的一只“久未落地的靴子”:一旦落地,將對醫藥企業的利潤情況形成沖擊,同時也使10月以來醫藥板塊上的表現差強人意。來自萬得系統的最新統計顯示,整個10月份醫藥板塊資金呈流出態勢,累計凈流出量達90.9億元。其中,紫鑫藥業以39.72%的漲幅位居醫藥板塊漲幅第一名;華海藥業以16.62%位居跌幅第一。
對此,業內人士稱,延遲至明年出臺的價格調整政策將不會對今年的醫藥市場產生大的變化。
據國家食品
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
醫藥經濟研究所所長林建寧預測,2010年中國醫藥工業總產值將達到12560億元,同比增長25%。2010年中國的藥品市場規模將達到7556億元,同比增長22%;2011年中國將有望成為世界第三大藥品市場。(作者:記者 宦璐)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