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11/10 0:00:00 來源:
生意社11月10日訊 2010年10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醫藥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全文如下:
關于加快醫藥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
工信部聯消費[2010]48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衛生廳(局)、食品藥品監管局:
醫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醫藥行業一直保持較快發展速度,產品種類日益增多,技術水平逐步提高,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世界醫藥生產大國。但是,我國醫藥行業發展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長期存在,自主創新能力弱、技術水平不高、產品同質化嚴重、生產集中度低等問題十分突出。加快結構調整既是醫藥行業轉變發展方式、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緊迫任務,也是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藥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為此,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強自主創新,促進新品種、新技術研發,推動兼并重組,培育大企業集團,加快技術改造,增強企業素質和國際競爭力,通過五年的調整,使行業結構趨于合理,發展方式明顯轉變,綜合實力顯著提高,逐步實現我國醫藥行業由大到強的轉變。
(二)基本原則
1. 堅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與加強政策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促進企業加強管理,整合生產要素,實現優勝劣汰。加強政策引導,加大支持力度,調動企業積極性,推動醫藥行業結構優化升級。
2. 堅持自主創新、技術改造與淘汰落后相結合。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重點推進生物醫藥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推動企業按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GMP)進行改造,淘汰高耗能、高耗水、污染大、效率低的落后工藝和設備,嚴格控制新增產能。
3. 堅持保障生產供應與強化質量安全相結合。適應市場需求,增加基本藥物生產,保障供應,同時推進基本藥物與非基本藥物協調發展。強化生產企業是藥品質量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加強質量管理,完善標準和檢測體系,保證藥品安全有效。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