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11/19 0:00:00 來源:
未知
近期,在南寧、濟南、廣州等地,中藥材價格成倍上漲,一度進入平靜期的中藥材市場再度受到關注。業內人士稱,此番中藥材價格上漲除自然因素外,人為炒作成分明顯。
記者在南寧市中堯路幾家中藥材批發店了解到,近期中藥材上漲勢頭迅猛,前來買藥的客戶減少了不少。南寧市參山中草
藥店老板李闖榮表示,近期中
藥材的價格一直在上漲,田七現在賣到每公斤400元,而平時每公斤也就100多元。麥冬和太子參“漲得恐怖”,每公斤麥冬的價格由之前的30元左右漲到了現在的100多元,太子參原來每公斤幾十元,現在漲到幾百元。
在山東省濟南市,市場上的西洋參、黃芪、阿膠、百合等40多種
中藥材價格近期集體上漲,價格創10年來新高;而在廣東省廣州市,中藥材價格也全面“飄紅”,其中太子參半年內每公斤從70元漲到370元。
一些中藥材業內人士透露,西南地區是我國中藥材的重要產地。今年以來,倒春寒、暴雨和干旱等天氣頻現兩廣和云、貴、川等中藥材主產地,不少中藥材大幅度減產,導致以三七為代表的西南特產中藥材收購價格不同程度上漲;同時,海南是白豆蔻、砂仁、檳榔等藥材的主產區,但近期海南遭受暴雨襲擊,藥材減產導致價格上漲。
一直關注中藥材市場的南寧市科冠
醫藥公司總經理楊建國認為,西南大旱只是推動此番中藥材價格上漲的一個因素,隨著近年來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以及中藥逐漸獲得市場認可,中藥材長期在低價位游走的狀況發生了變化。
不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番中藥材價格上漲除自然因素外,人為炒作成分明顯。楊建國表示,中草藥屬農副產品,價格隨行就市,再加上藥材產地單一、收獲季節集中,產量又不像小麥、玉米一樣巨大,炒家不用耗費太多的資金就能控制單一藥材的價格,這導致一些游資進入中草藥領域,炒家囤積藥材,低進高出。另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不少游資撤離樓市后仍保持投資沖動。于是,糧食、蔬菜、中藥材成為這些資金流競相炒作的對象,近期物價上漲就是例證。大批樓市撤出資金的涌入,對藥企、藥材種植者以及藥市流通環節會有不小的沖擊。
楊建國認為,從規范中藥材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說,一方面中藥材產地要結合本地區的特點做好特色中藥材種植,打造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相應的補償機制,農戶在中藥材豐收時從獲得的利潤中繳納一定風險金給政府部門或專業合作社,歉收或行情不好時由政府或合作社給予相應補貼,從而避免中藥材市場出現大的波動,使藥農利益受損。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認為,從國家層面來說,要形成中藥材管理機制,對一部分藥物如琥珀、麝香等,實施有計劃存儲,以應對因自然災害造成的中藥材減少,避免出現大的波動。 (來源:新華網)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