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5 0:00:00 來源:
未知
去年15個省220個團3100多人到該院取經
2010年12月18日,來自粵西山區的高州市人民醫院在北京獲得了首屆中國醫院科技創新獎,成為全國唯一獲此獎項的山區醫院。一個象征著全國醫院最高管理水平的獎項頒給了一家山區縣級醫院,在全國醫院的歷史上絕無僅有。
去年12月18日,住在北京一家酒店的鐘煥清早早起床,他特意穿上西裝,迎接人生中一個重要日子。鐘煥清是高州市人民醫院的院長,一個來自廣東西部山區縣級醫院的“掌門人”。
當天,首屆中國醫院科技創新獎隆重頒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衛生部部長陳竺等領導為獲獎者頒發獎牌和獎狀。高州市人民醫院是全國唯一獲此獎項的山區縣級醫院。
中國醫院科技創新獎是全國醫院行業科學技術最高獎項,代表了我國醫院行業的最高管理水平。
一家山區醫院憑什么能獲獎?鐘煥清解釋說,醫院獲獎的管理課題是“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項目”,直接針對醫院管理改革中最難攻克的部分,這也是所有獲獎醫院中唯一將此作為研究項目。
背后一串數字,證明了醫院改革之路的成功。2010年,廣東省衛生廳對該院的調查報告稱,2004年至2009年,該院平均每一住院病人總費用為4964元,人均門診處方費用為75.75元,平均藥物收入占醫院總收入的35%,“切實讓群眾能夠少花錢、治好病”。
剛剛過去的一年,鐘煥清執掌的醫院成為了全國醫院學習的樣板。去年3月至今,包括國家衛生部調研團以及國務院參事任玉嶺帶領的調研小組在內,已有全國15個省的220個參觀團3100多人到高州市人民醫院取經。
高州醫院為何能成為全國醫療行業管理思想的輸出者,它在管理上有何獨到之處?為此,本報記者多次到高州人民醫院進行調查,發現這家醫院的管理招數相當樸素,但卻收到了奇效。
在基本沒有政府資金投入,又沒有向銀行增加貸款的情況下,醫院迅速發展壯大,甚至吸引了全國23個省及美國、印尼、坦桑尼亞等國家的病人前來就醫,年住院量達6.06萬人次。2002年至2009年,平均每一出院病人費用僅5000元左右,被群眾譽為“看得好病、看得起病的好醫院”。在該院住院病人中,將近50%來自高州市外。
鐘煥清:醫院管理有很多“土”招
廣州日報:如何做到壓低采購成本?
鐘煥清:醫院全部藥品在省的統一網上平臺選購。對中標的藥品,進行二次篩選,首選質優價廉的國產藥,醫院班子不參與選藥。
每次采購前,由群眾代表從該院100人的專家庫中,隨機抽取30人組成臨時采購小組;被抽中的專家,其對外通訊工具馬上被醫院收繳;當次采購完畢后,該采購小組立刻解散;再有采購,又重新抽取新的采購小組。
廣州日報:如何從制度上防范過度醫療?
鐘煥清:過度治療是醫療行業的一個怪胎,對此老百姓反映強烈。
為了防范這點,醫院出臺了“三不要”“三不用”“四不能”制度。
其中,“三不要”是指:可做可不做的檢查,堅決不要做;可開可不開的藥物,一律不要開;可收可不收的費用,分文不要收。“三不用”:能用簡單的藥,就不用復雜的;能用便宜的藥,就不用昂貴的;能用國產耗材,就不用進口的。
廣州日報:如果違反了這些規定怎么辦?
鐘煥清:凡是違反的醫護人員,一律會上曝光,并存入個人醫德醫風檔案。第一次,辦學習班;第二次,只發基本工資,處理期限為三個月;第三次,停發處方權及全部待遇,處理期限為三個月,待考核合格后才恢復正常待遇;第四次,降職,處理期限為一年;第五次,解聘。
廣州日報:醫院如何做到大手術低收費的?
鐘煥清:醫院對高難度手術、單病種限價收費。白內障手術每眼1300元,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眼1000元/眼,先天性心臟病房(室)缺損修補術每例5000元,風濕心瓣膜置換每例2.5萬元,冠狀動脈搭橋術每例3.5萬元……僅約是省城醫院相對應項目收費水平的1/3至1/2。
廣州日報:在招聘醫生方面有什么管理招數?
鐘煥清:新招聘員工要面試良心。特別是看醫生有沒有服務病人的思想,能不能吃苦耐勞,愿不愿扎根山區。面試合格的,集體參加筆試。考試前,在考場,醫院從電腦題庫隨機出題3套,我從中隨機抽一份,當場開考。
考完后,當場密封試卷,流水改卷;最后,按成績從高擇優,當場錄取、簽約。整個過程,凡是醫院相關工作人員,全部關閉對外通訊工具,避免外界干擾。
廣州日報:在分配制度上有什么招數?
鐘煥清:醫療骨干的收入,與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地區同行的收入相當。具體的分配制度是,同工同酬和資金多勞多得。同工同酬是指員工在同一崗位,只要達到職業資格準入,就享受國家同類的工資待遇。獎金多勞多得是指:臨床科室全面年薪化,向高技術、高責任、高風險的崗位傾斜,醫療骨干的收入持平珠三角地區同行的水平。醫院還建成了150-200平方米/套的大型江邊專家村,無償分給醫療骨干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