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7 0:00:00 來源:
未知
Ⅱ型糖尿病,又名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NIDDM),易出現非酮癥高血糖高滲性昏迷(NKHHC).常見慢性微血管并發癥有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周圍神經及植物神經病變。大血管并發癥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外周血管病變,而心血管合并癥居Ⅱ型糖尿病死因之首。所以,有效預防心血管合并癥被視為治療糖尿病的主要目標。
高血壓是心血管系統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對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積極控制血壓至關重要。雖然目前多數指南文件均推薦將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水平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但這一目標值的主要依據是流行病學研究資料。而名為“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險研究(ActiontoControlCardiovascularRiskinDiabetes,簡稱ACCORD)”的臨床試驗結果反駁了臨床上多年來給予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建議。這篇研究文章也被評為2010年醫學領域最有價值文獻的前五名之一。
ACCORD研究對1萬多名,年齡介于40~79歲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平均為期10年的跟蹤研究。美國和加拿大77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把其中4734名有高血壓的研究對象分成兩組,一組以抗高血壓藥進行強化治療,一組接受標準治療。經過平均4年隨訪,研究人員在兩組人身上看不到研究終點方面有明顯差異。
研究發現,與140mmHg的目標值相比,將收縮壓降低至120mmHg以下并不能使Ⅱ型糖尿病患者更多獲益,卻增加了不良反應事件。
所以,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并不需要特別加強標準治療程序。
II型糖尿病相關知識:
II型糖尿病的診斷
各種致病因素導致細胞膜上接受胰島素的接受體即受體(酪氨酸受體)發生病變,影響到胰島素的發揮作用,導致空腹血糖升高至6.8mmol/L(毫摩爾)以上。
診斷依據:空腹胰島素水平高于5.5μIU/ml(國際單位)但同時并存有高血糖,即空腹血糖高于6.8mmol/L(毫摩爾)以上時即可診斷為2型糖尿病。
其他即有正常胰島素水平(空腹胰島素5-25μIU/ml之間)又有血糖升高超過正常標準,口服優降糖、二甲雙胍效果不佳,血糖居高不下,臨床又必須依賴注射胰島素者,仍診斷為2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可能變癌
II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惡性腫瘤發生率高達28.35%,胰島素抵抗會導致高胰島素血癥,而胰島素有促進惡性腫瘤生長的作用。此外,糖尿病患者存有不同程度的代謝紊亂和激素分泌失衡,容易使機體免疫力降低,給癌細胞以可乘之機。
II型糖尿病患者所患的腫瘤以消化道腫瘤、血液系統腫瘤、肺癌最常見,在消化道腫瘤中,胰腺癌發病率較高。除此之外,有些胰腺癌患者,可能以糖尿病為首發癥狀,很容易誤診誤治。因此,II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每年都要做一次全面檢查,比如肝、膽、脾B超和胸片等;女性患者做盆腔B超檢查。在此基礎上,還需額外做各項腫瘤標記物檢查,以排除和早期發現癌癥。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