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10 0:00:00 來源:
未知
在過去的10年里,科學的發展與新生物技術的應用對全球生物制藥產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今,中國生物制藥產業處于怎樣的發展狀況?市場前景如何?知名生物技術網站genengnews.com(美國)最近給出了答案——
生物制品開發已經受到全球大大小小的制藥公司的重視,全球生物制品市場在過去的十年里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更重要的是,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這一市場的增長速度將會更快。盡管中國的生物制藥企業起步較晚,但在過去的十年里仍舊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同時,中國政府也在不同層面投入資金予以支持,中國的生物制藥結構也日趨合理化。
基礎設施的改善、國外留學人才的回歸、各方的資金支持以及跨國生物技術公司的進入,所有這些因素都加速了中國生物制藥行業的快速發展。目前,中國有大約1000家生物公司廣泛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半數公司是在過去的五年里新建立的;大多數公司人員比較少,收入也比較低;大多數關注研發的新創公司都是歸國人員創立或者西方生物制藥公司在中國建立的子公司。
在中國所有的生物公司中,大約46%從事生物制品的生產和銷售工作,而中國整個生物制藥行業主要關注的還是生產。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型制藥公司進入這一領域,這種現象可能會有所改變。
研發能力提高
中國的許多制藥公司已經開始把目光鎖定在國際市場,組建自己的研發團隊,通常是自己的研究所。不過,大多數公司的研發團隊規模都很小,而且缺乏資深的科學家。目前,中國生物制藥公司的年研發經費預算占收入的5%~8%,這比國際平均水平要低,但不難看出,中國的研發能力正在快速增長,新疫苗的開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中國是第一個批準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國家,而且有8家公司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獲得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的批準。
中國的生物制藥公司正在開發的新的人重組蛋白藥物已經進入世界領先行列,而在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上卻遠落后于西方同行。目前僅有少數中國生物制藥公司有單克隆抗體藥物的研發預算,而且幾乎所有的項目都處于早期研究階段。事實上,中國開發的生物制品有70%以上處于臨床前或者Ⅰ期臨床試驗階段。
市場擴容增速
在中國以生產為主的生物制藥公司中,大多數產品是人重組蛋白,包括干擾素、白介素、生長激素、生長因子受體和胰島素。僅有少數公司具有大規模生產單克隆抗體的能力。中國的合同研究組織(CROs)具有促進80多種生物制品生產的整合能力。
最近中國生物制藥公司生產能力的不斷提高主要得益于對研究的重視以及加強與研究機構的合作。嚴格來說,以生產為主的中國生物制藥公司還不具備單獨開發為獲得預期蛋白或者抗體藥物所需細胞的能力。
與小分子藥物研發和生產早已經開始廣泛借助外來資源不同,中國的生物制藥公司與大規模的外來資源進行合作才僅僅開始。雖然中國的生物制品公司近年來快速增加,不過,中國生物制藥行業的服務公司數量比中國傳統的小分子藥物公司所需的CROs和合同生產組織(CMOs)要少得多。
中國大多數生物制藥公司的外部資源仍舊受到服務規模、容量、能力和經驗的限制。最弱的部分則是需要哺乳動物細胞培養的較大規模單克隆抗體的生產公司。不過與此相反,受經驗豐富的跨國服務公司在中國開展業務數量的增加,中國的CROs/CMOs自身的容量正在快速提高。
在過去的五年里,中國生物制藥市場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長。目前中國生物制品市場大約為80億美元。在中國的生物制品行業中,大約65%(5.1億美元,見圖1)為治療性的蛋白產品。中國目前的疫苗市場大約為9億美元,從2005年起,這一市場正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長。
另外,中國生物制藥產業的快速發展還受國內外多種因素的助推,如政府的支持、國內外風險投資的增長、大量跨國生物制藥公司進入中國,這些都為中國生物制藥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隨著跨國公司需要尋找更多的外部資源,中國大量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以及快速增長的中國生物制藥市場將會成為這一領域商業往來的理想之地。而隨著中國生物制藥產業的增長和新機遇的增加,新生的生物制藥公司將會成為這一領域新的競爭者。中國的生物制藥企業在規模和容量上的增加,將會拉近中國與世界發達國家之間技術上的差距。
全球生物制藥市場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顯然也具有自己潛在的優勢,尤其是在前沿研究領域,如基因組學和干細胞研究方面優勢明顯。中國政府已經認識到這些技術的價值,正在提供財政支持和為生物制藥行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盡管中國的生物制藥企業還很年輕,但是發展的動力卻十足,并且正在穩固發展。隨著生物制藥行業基礎結構的改善,中國生物制藥行業與跨國公司合作的加強和尋找不同資源能力的提高,預計中國生物制藥產業在未來必定會以更快的速度發展。預計中國生物制藥市場未來幾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8%,到2015年,這一市場將達到350億美元。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