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12 0:00:00 來源:
生意社1月12日訊 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言人克里斯蒂?菲格(Christine Feig)日前在WHO日內瓦總部表示,世衛組織將開展一項對國際主要傳統醫藥歸類的項目,此項目將創建國際統一的傳統醫藥分類和術語信息。
據世衛組織調查顯示,目前全球已有許多國家自行建立了有關傳統醫藥的國家標準,鑒于傳統醫藥日益發展的趨勢,為進一步規范各國的傳統醫藥市場,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將在近期展開建立國際統一的傳統醫藥標準化分類,并對相關傳統醫學術語信息進行規范等。WHO表示,相信通過對傳統醫藥市場的上述系統化、標準化分類,必將有助于從事傳統醫藥的臨床醫生、研究人員和政策制定者全面監控衛生保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正確引導全球主要傳統醫藥的廣泛使用與發展趨勢。
“國際傳統醫藥分類項目將建立基于網絡的互動平臺,使全球用戶可以利用網上平臺輸入相關資料。”菲格表示,國際傳統醫藥分類項目在初期階段將會把已經形成和在全球廣為傳播的中國、日本和韓國的傳統醫療實踐作為重點。
中國唱主角
據悉,目前,世界上除了幾個主要國家廣泛使用自己的傳統醫藥外,其他類似地處西太平洋、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區域的許多國家也在非常廣泛地使用傳統醫藥,而在這些國家,傳統醫藥往往是衛生保健的主要來源。在歐洲和北美等其他地區,對草藥、
針灸等傳統醫療項目的采納也展現出日益增多的趨勢,有的已將傳統醫藥項目列入當地政府規定的醫保范圍。
《醫藥經濟報》記者了解到,世衛組織大會曾于2009年5月通過了關于傳統醫藥的62.13號決議。決議呼吁成員國將制定支持傳統醫學納入國家衛生體系的國家政策。2009年9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通過我國提案,成立了傳統中醫藥技術委員會(代號TC249),并由我國承擔秘書處工作,秘書處由我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負責指導和管理。這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為中醫藥設立的單一技術委員會,旨在協調全球中醫藥行業各類技術標準的研究和制定。截至目前,該委員會已包含18個成員國,10個國家以觀察成員國身份加入。據該秘書處負責人介紹,設想中的國際標準內容涵蓋整個中醫藥產業,包括醫療機構、
疾病診斷、教育機構設立等等。
去年5月,世衛組織與香港特區衛生署聯合舉辦的“第一屆世界傳統醫藥國際分類會議”在香港開幕,本次會議啟動了全球范圍內首個“傳統醫藥國際分類計劃”。香港衛生署有關負責人表示,傳統醫藥的使用日益廣泛。“傳統醫藥國際分類計劃”旨在為傳統醫藥發展提供一套協調的國際標準用語和分類,將有助于促進傳統醫藥研究及評估,以及記錄傳統醫藥在疾病預防和治療方面的角色,對促進傳統醫藥融入世衛的國際分類系統有極大益處。
緊接著的6月,第二次世衛組織傳統醫藥服務運行與監測研討會在上海開幕,會議亦就進一步落實《傳統醫學決議》在醫療衛生體系中更好地發揮傳統醫學作用,以及傳統醫藥服務的運行監測等專題進行深入研討。來自世衛組織總部、西太區、東南亞區以及13個國家和地區的衛生和傳統醫學專家、官員近60人,就傳統醫學/補充與替代醫學整合進入衛生體系的模型和方法進行了充分交流,并實地訪問中國中醫
醫院醫療質量監測中心及其各監測點,借鑒中國在此模型和方法方面的經驗和信息。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