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13 0:00:00 來源:
未知
足不出社區,就能掛到三甲醫院的專家號;不必到
兒童醫院連夜排隊,就能在綜合醫院找到專家問診。這是北京市衛生局出臺的《北京市醫師多點執業管理辦法(試行)》將帶來的變化。從2011年3月1日起,符合條件的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的執業醫師,經注冊,可在北京市行政區域內2~3家醫療機構依法開展診療活動。
前些年,媒體曾報道過不少關于中醫專家“走穴”的新聞。由于某些醫生“走穴”賺外快的行為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一直以來“走穴”都不為衛生管理部門以及公眾所認可。如今,北京市符合條件的醫生很快便可經注冊后開展多點執業活動。這不是讓醫生“走穴”賺外快的行為合法化嗎?
其實,這種看法是建立在一種不合理的醫生管理體制上的。且不說,醫生多點執業制度處于衛生管理部門的有效監管下,它和那種無序、混亂的醫生“走穴”行為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單就醫生只能在其注冊的醫療機構開展執業活動的規定而言,就是不合理的。
囿于我國中醫藥服務發展不均衡的國情,一些大城市的大型中醫院由于獲得了相對豐富的醫療資源配置,它們在招納優秀中醫藥
人才上一直占有著絕對的優勢。在這種嚴格限制醫生執業活動地點的管理制度下,這些中
醫院輕而易舉地對大批頂尖人才資源形成了壟斷。而廣大的中、小型中醫院不僅無法獲得其想要的醫療人才,即便想花錢請大醫院的醫學專家到本院給年輕醫生傳、幫、帶都非常困難。如這種醫療人才資源配置嚴重失衡的狀況得不到糾正,也將不利于基層中醫院發展。
很顯然,決策者推行醫生多點執業制度的動力在于破解這種不良現象,讓廣大普通公眾也能便利地享受到優質的
中醫藥服務。然而,筆者卻認為,推行醫生多點執業制度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還在于“解放”醫生。如果衛生管理部門不能及時將醫生本該擁有的各種權利歸還給醫生,那么這類醫改新政未必能如愿地收獲實效,達到給公眾造福的目的。
長期以來,國內絕大多數
中醫師工作強度大,收入普遍偏低,這都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醫生無一例外被視為是收入豐厚、令人羨慕的好職業。造成這種反差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那些國家的政府對醫療的投入相當大,全民醫療保障水平高,醫療收費也非常之貴。醫生的勞動價值沒有如國內這樣被人為地低估。另一方面,醫生作為出賣知識、技術和勞動力為生的勞方,在和醫療機構等資方進行勞資博弈時,通常具有很強的博弈能力。
譬如,在一些歐美發達國家,很多醫生雖然也在為大醫院工作,但是他們和醫療機構之間絕非人身依附關系。因為有資質的醫生要開設自己的私人診所非常容易,也很常見。這種多點執業制度讓醫生獲得了很大的工作自主權,更類似于自由職業者,出診時間和地點都很自由。這種制度不僅可以使得醫療資源合理、規范、自由地流動,為那些高水平的醫生獲得合理的報酬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更使得高水平的臨床技術隨著專家的流動而廣泛傳播。
由于在醫療市場競爭中,優秀的醫療人才是醫療機構最具競爭力、最寶貴的資源。有人會擔心,頂級的中
醫藥專家在多點執業中,會被一些民營醫院高薪挖走,只給那些有錢人及權貴階層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普通民眾則無法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這種擔憂并非毫無道理。但是,既然我國已經堅定地走市場經濟道路,那么就不該違背市場經濟的一些基本規律。讓優秀的醫療人才通過醫療市場競爭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獲得合理的薪酬合情合理。政府要做的不是人為地低估醫生的勞動價值,而應是盡可能地保障廣大普通公眾獲得廉價、安全、便利的基本醫療服務。
醫生多點執業制度無疑在“解放”醫生的道路邁出了值得期許的第一步。為有資質的中醫師創造開設私人診所的條件、保障民營、外資醫院獲得和公立醫院公平競爭的待遇都是將醫生從公立醫療機構“解放”出來的必要之舉。唯有徹底“解放”醫生,才能讓好醫生能獲得合理的回報,從而激勵更多的優秀人才投身中醫藥行業,最終讓廣大公眾都能從中受益。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