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14 0:00:00 來源:
未知
上周,衛生部在京舉行2011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會議披露了“十一五”全國醫藥衛生發展情況,同時明確了“十二五”目標和任務。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基層穩步推進。據最新監測結果,基本藥物制度已經在57.2%的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實施。“十一五”也是政府衛生投入增長最快的時期。2009年各級政府衛生支出總量已達4685億,是2005年1552億的3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從2005年的1.79億增加到2010年的8.35億,城鄉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覆蓋率從30%提高到90%以上,衛生籌資公平性得到顯著改善。
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依照規劃,到“十二五”末,新農合人均籌資水平要從2010年的155元提高至300元以上,門診統籌須覆蓋所有地區。各地要進一步提高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提高貧困家庭覆蓋率,擴大重大疾病保障范圍,到2015年,報銷比例須不低于90%。
全國醫藥制造業破萬億
廣東升一位躋身三甲
南都訊記者馬建忠2010年11月,全國醫藥制造業(不包醫療器械)總產值已經成功跨過萬億大關。南都記者從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披露的統計數據獲悉,2010年1-11月全國醫藥制造業總產值(現值,下同)累計達到10644.85億元,同期增長26.71%。
發改委統計報表顯示,2010年1-10月全國醫藥制造業總產值尚為9455.06億元,不過,11月新增產值增速較快,達到1150.97億元,最終力助全國制藥業跨過萬億大關。截至2010年11月底,山東、江蘇、廣東分別以1563.41億元、1252.59億元、721.23億元分列全國前三名。而2009年同期,廣東醫藥制造業總產值還落后于浙江,當時以552.77億元列全國第四。
抗凝藥競爭升級
新貴現身老藥遇尷尬
在社會老齡化加速的大環境下,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抗凝藥物在中國的市場競爭也在升溫。1月6日,拜耳醫藥保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宣布了其關鍵性雙盲Ⅲ期ROCKETAF試驗的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利伐沙班降低心房顫動(下稱“房顫”)患者(AF)發生卒中和非中樞神經系統栓塞的效果優于華法林,并且利伐沙班能明顯降低醫生和患者最為關注的出血事件的發生風險,包括顱內出血、重要器官出血和出血相關性死亡。對于老藥華法林而言,一批新藥的誕生即將對其固有市場形成強大挑戰。
目前,全球普遍使用華法林抗凝治療來預防房顫患者卒中,并且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作為標準治療,但在中國推廣卻不盡理想。據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主任馬長生教授介紹,華法林在相關住院病人中的使用率僅為12%左右。而在美國,華法林是十大處方藥之一,房顫患者50%服用華法林。
據了解,華法林在中國使用率偏低,主要是由于該藥使用不方便,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凝血監測,另外治療窗口窄,劑量難把握,且受到食物、藥物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