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17 0:00:00 來源:
未知
2011年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部署了今年藥品監管的任務,藥品審評、質量監管、基本藥物成為業界關注的三大焦點。
藥品審評——
提高效率
藥品審評一直以來都是業界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對審評速度和進度的可預見性不夠滿意。
對此,國家監局表示,今年將進一步推進藥品審評審批改革。改革的目標就是,在確保審評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審評效率。
藥審中心將通過內部機構設置的調整,優化資源配置,合理分配任務,提高審評效率。一是加大對創新藥物申請的指導與支持,加強與申請人的溝通與交流。科學利用外部專家資源,建立內外結合,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進一步提高藥品審評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同時,要提高工作時效,加快臨床研究的審批。二是加強技術審評、現場核查、標準復核、樣品檢驗等各單位之間的協調與合作,確保各單位嚴格履職、分頭把關、無縫銜接、高效運轉。三是充分發揮省局藥品初審的作用,將部分補充申請等審批事項交由省局承擔;還將在條件成熟的地方嘗試建立國家級藥品審評的授權機構,承擔國家藥監局安排的仿制藥、補充申請等審評任務。
今后,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將把精力主要放在創新藥審評上,逐步形成國家局和省局統一協調、相互補充的審評審批工作體制,提高效率。
國家藥監局今年還將研究制定《藥品研究監督管理辦法》,以加強對臨床研究機構的監督,規范藥品臨床研究行為;制訂頒布《藥用原輔材料登記備案管理規定》,對原輔料供應商進行質量審計;制訂頒布《藥品標準管理辦法》,建立藥品標準形成、提高與淘汰的長效機制和激勵機制;推動2015年版《中國藥典》編制工作和“十二五”期間藥品標準提高工作有序進行,以完善的
法規制度,夯實監管基礎。
藥品質量——
決不允許突破底線
為確保百姓用藥質量安全,國家藥監局態度非常堅決,決不允許突破質量的底線。日常監管、產品抽驗、推行實施新版藥品GMP、修訂藥品GSP,是今年采取的一系列強有力措施。
日常監管重點強調原料購進、投料監控、出廠檢驗等環節,并強化生產企業
產品質量責任。產品抽驗重點加強抽驗針對性,將及時研究頒布可以控制質量、強化安全的補充標準。通過加強藥品抽驗與監督檢查、不良反應監測、稽查執法的有機配合,嚴肅查處偷工減料、摻雜使假等違法違規行為。
新版藥品
GMP已經國務院同意,近期將頒布實施。國家藥監局將制訂周密的實施計劃和有關配套文件,改進檢查方式和評判標準,突出動態檢查、按品種檢查,強調軟件管理,督促企業建立起嚴密的生產管理體系和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牢固樹立全過程的質量意識,從根本上提高產品質量保障水平。根據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和推進醫改工作的新要求,今年將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加快修訂藥品
GSP,提高技術要求和準入門檻,引導藥品經營規模化、現代化發展,要拿出有力舉措,規范藥品流通秩序。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湞還特別強調,今年將組織對參麥注射劑等4個中藥注射劑品種進行綜合評價,有序推進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工作。要求各地藥監部門,對本轄區中藥注射劑品種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切實消除安全隱患;同時積極引導
生產企業與科研機構聯手攻關,加強科研,主動提升中藥注射劑質量標準。
據悉,自2009年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工作開始以來,通過穩步提高中藥注射劑質量標準,堅決叫停有嚴重安全隱患的品種,中藥注射劑的安全形勢漸趨平穩,2010年沒有發生一起嚴重質量事件。
基本藥物——
質量問題“零容忍”
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過程中,
藥品監管部門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證基本藥物的質量安全。
為此,國家藥監局表示,必須加強對基本藥物生產、經營、使用全過程的監管,積極推行國家基本藥物質量新
標準,從源頭上提升產品質量。加強監督檢查,強化日常監管,督促企業全面實施藥品質量受權人制度,健全質量保證體系。要進行全覆蓋抽驗,加強地市級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體系建設,完善基本藥物安全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積極引導合理用藥,確保基本藥物的質量安全。
衛生部副部長、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邵明立在2011年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表示,基本藥物質量絕不能出質量事故,對基本藥物質量出現的任何問題都要“零容忍”。
吳湞再次強調,對307種基本藥物全品種電子監管工作,是寫進國務院醫改文件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基本藥物的生產供應和整個基本藥物制度的順利實施,責任重大。從2011年4月1日起,藥品電子監管將成為企業參與基本藥物招標采購的先決條件之一,毫不動搖,國家藥監局將確保任務如期完成。
據悉,截至2010年底,北京、安徽、江西、甘肅、寧夏等省(區、市)生產企業入網率已經達100%。
按照國務院部署,2010年國家藥監局在推進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基本藥物制度方面牽頭落實了四項具體任務:全面提高和完善307種國家基本藥物的質量標準,對基本藥物進行全品種覆蓋抽驗和全品種電子監管,完善地市級藥品
不良反應報告評價體系。隨著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社會用藥結構、藥品供應渠道將會發生重大變化,產業集中度會有所提升,這將進一步推動醫藥產業結構調整和藥品質量水平的提高。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