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聲音】1月20日下午5時30分,記者在銀川市步行街鼓樓出口處看到,不少市民拎著大包小包等候打車。出租車司機季師傅說,乘客最多的是新華街,司機最愁的也是新華街,新華商圈周圍短短的一公里,有時候要堵半個多小時。
市民張女士家住新華東街麗水家園,她告訴記者,每天早上7點半到8點半是最鬧心的一小時,越著急出門越打不上車,一輛出租車好幾個人爭著搶,有時候為了搶車乘客甚至能吵起來。
【連線代表】自治區人大代表、自治區交通廳廳長周舒說,隨著城市框架的越來越大,車與車、車與人,車與路的矛盾日益突出。解決行路難不僅是交通部門的問題,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努力。最關鍵的是加快發展公共交通,進一步細化交通脈絡,開辟公交專用線路,提升公共交通的運行速度,適時考慮開通輕軌,滿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要。
自治區人大代表、興慶區區長馬愛平說,興慶區是銀川的商業圈所在地,車流、人流比較密集,再加上麗景街物流帶的建設,使大型貨車、出租車和城市公交在交通組織上出現了矛盾,造成出租車行車難、速度慢,導致群眾打車難,乘車不方便。2011年銀川市將對麗景街東部的友愛中心路實行拓寬改造,打通銀橫路、銀通路,緩解麗景街、新華商業圈主要街道行車難的問題。(記者 李東梅)
熱點關注二
工資漲幅小房價跨步大
【百姓聲音】銀川網友“一馬平川”說:“跟女友說到結婚了,可房子還沒有著落。父母拮據了大半生,攢下來的幾萬塊錢還不夠為一套房子付首付。我們參加工作兩年,工資的漲幅總也趕不上房價上漲的腳步。”
據統計,銀川市2010年房屋每平方米均價為4320元。房子,依然是很多市民心頭最重的那根稻草。
【連線代表】自治區人大代表、中房銀川分公司總經理方陸說:“作為房地產企業的負責人,我也感覺到房地產的形象不好。房地產就像一個青春期出了問題的孩子,確實被慣壞了,有些毛病,但是它的大方向還是健康向上的。”
方陸建議,要建立保障房退出機制,目前因收入增加或條件變化而騰退的人寥寥無幾,一方面造成政府負擔越來越重,另一方面造成本該享受保障房政策的人沒有享受到,而不該享受的人卻不合理地占用了社會資源。方陸建議政府出臺政策,安排商品房開發企業參與保障房建設,加快建設進程,緩解因資金、施工等問題帶來的壓力。
方陸說,目前銀川市有500萬平方米的老舊小區,不少小區的狀況非常糟糕。銀川市已經連續兩年為城市街道和臨街小區進行 “洗臉修面”,確實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但是在注重“面子”的同時,也要兼顧“里子”,多關注老舊小區的供暖、墻體改造等問題。(記者 李東梅 瞿學江)
熱點關注三
招工與就業兩難相糾結
【百姓聲音】“以前是學校追著向我們薦人,現在是我們追著學校要人。”說起當前企業招工難的現狀,寧夏多維泰瑞制藥有限公司一位人事經理這樣說。
招工難已成為制約我區多數企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和服務型企業發展的一大瓶頸,用工缺口少則幾人幾十人,多則數百人,很多企業往往是項目已經上馬,設備、場地都準備好了,最關鍵的人員卻難以到位。
【連線代表】自治區人大代表、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張學武說,今后很長一段時間“招工難”和“就業難”現象都將作為常態長期并存,這種看似“反常”的現象實質上是人才結構、產業結構的問題。如何破解其中的矛盾?他表示,一方面,要通過激勵機制引導勞動力有序向企業流動或鼓勵他們自主創業;另一方面,要建立高校與民企的信息對接機制,適應民企的用工需求,改革高校專業設置和課程安排。
自治區人大代表、寧夏 “金牌工人”吳作斌說,人才是一個企業生命力的源泉。要解決招工就業兩難的問題,必須提高一線工人的工資和福利待遇,培養年輕人的吃苦意識和責任意識,提升技校畢業生和大中專學生的專業技能。就產業發展來說,這是一個自然的進程,而如何更好地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關乎企業未來長久發展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