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藥集團正式完成對北京中信醫藥和愛心偉業藥業股權的收購,隨著北京辦事處的成立,上藥正式敲響了進軍北方市場的開戰鑼鼓,同時上藥開始籌備H股上市。
有分析人士指出,并非所有巨頭的錢袋都會讓企業臣服。經過
2010年你搶我奪的地盤之爭,以及外資企業并購的洗禮,中小企業和高增長型藥企嫁入豪門的激情逐漸被理性的謹慎所取代。它們發現,在可預期利好前景下,自身議價和談判能力普遍增強。
從去年
創業板開板以來,中小企業圖謀上市紛紛登場,謀求獨立發展或待價而沽;有的醫藥企業即使愿意被并購,也要討價還價一番。在華潤河南并購事件中,某家地方藥企表示,如果條件不合適,“寧死不低頭”。
并購下的“承諾”
在此現實下,即使對行使國家意志謀求霸主地位的央企而言,想選擇比較理想的企業也并非易事。與此同時,巨頭選擇并購對象也更挑剔。“他們也不得不在并購過程中,關注地方政府手中的牌,擁有地方政策資源,才能吸引優質醫藥企業
加盟。”業內人士如是說。
在某些地方一般具備“巨頭=地方政府資源+企業資源”模式。從目前巨頭并購的舉動而言,巨頭的承諾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砝碼之一。
華潤整合北藥之后,對北京市承諾將總部遷往北京,在北京建立戰略管理、研發、市場營銷中心;建立現代化的醫藥生產、研發以及醫藥分銷物流基地;把高附加值的
藥品制造、生物
醫藥優先放在北京。
華潤與河南簽訂合作協議,位列河南醫藥商業第二位的愛生醫藥以華潤河南醫藥名義運營。愛生醫藥是河南省重點支持的
企業,注資后華潤河南醫藥的資產規模由此前愛生的千萬級直升到2億元。華潤盡管沒有在醫藥行業直接承諾當地政府,但從別的行業的投資中得到了當地在醫藥并購方面更多的支持,比在河南占了先機的國藥控股和九州通勝出一籌,華潤雪花以約3億元全資收購河南奧克啤酒。
2008年起,華潤已陸續與河南省及省內主要城市達成多項合作協議,大力投入。“沒有之前大量的鋪墊,這些成就是無法想像的。”業內人士分析說。
有專家指出,拼資源時代,政府政策軟實力支撐是巨頭擴張地盤以保證自己未來業績能夠持續增長的關鍵所在。
資源之爭帶來新的“不平衡”
政府支持
、政策優惠
、市場
、渠道
、企業等資源之爭將成為未來醫藥并購的重要特征,其中最為玄妙的是地方政府資源的爭搶,未來這些資源被一一篩選重新分配。可以肯定的是,資源將逐步向醫藥龍頭企業集中。在巨頭與地方政府等各個利益方的考量中,中小藥業的話語權或會變小,因為醫藥領域極大地依賴于政策發展,政府控制力強。
在醫藥巨頭的區域競爭中,盡管巨頭目前競爭的主戰場集中在華北
、華東和華南,但從去年開始,國藥、上藥、華潤、廣藥、南京醫藥等向其他地區的滲透力度也逐步增強。
據了解
,在某些省份
,醫藥巨頭大舉進入之時
,已經引起了當地中小藥企的擔憂。分析認為
,由于醫改涉及面寬泛以及極強的敏感性
,加之醫藥資源分配的極不平衡,如果企業過分依賴政府政策支持或政策優惠,可能導致區域內醫藥領域產生不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