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2/14 0:00:00 來源:
未知
如今,通過研發服務帶動產業創新,已經成為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的重要手段。
說到這點,在北京有一個名為ABO的產業聯盟功不可沒。ABO聯盟的中文全稱為“中國生物技術創新服務聯盟”。數據顯示,2010年ABO聯盟服務收入突破10億,其中國際訂單突破50%,成為北京匯聚資源、集成技術、支撐全球創新的重要載體。
科技創新是制藥業持續高速增長的核心,然而,研發一個新藥的周期長,且耗資巨大,隨著全球新藥研發成本的進一步增加,全球藥企不約而同地尋找適合的研發服務(CRO)公司,外包研發的某一個鏈條,力求利用CRO公司的優勢減少新藥研發成本。北京集聚眾多高端醫藥生物領域人才,有豐富的樣本資源,這些優勢令跨國藥企紛紛把目光投向北京。
據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主任雷霆介紹,原先北京的CRO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為了提升CRO企業在全國乃至世界制藥業的地位,2005年北京成立了ABO聯盟,從過去的單打獨斗、散兵游勇,開始走向分工合作、協同作戰。
成立5年多來,ABO聯盟成員已由最初的8家發展到了39家,整合了軍事醫學科學院、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國家北京藥物安全評價研究中心等7家科研院所。通過關鍵技術的突破,與國際接軌的標準體系的構建,已在新藥研發鏈條中,初步構建了包括基因組、抗體及蛋白質制備技術、藥物安全性評價、化學合成與制劑研發、診斷試劑及疫苗相關技術服務等專業化服務。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楊偉光舉例說,ABO聯盟通過與中國疾控中心等機構的合作,推動甲型H1N1流感PCR診斷試劑、EV71診斷試劑及疫苗、戊肝PCR診斷試劑等一批世界水平的創新成果應用。近一年來,還承擔了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生物醫藥領域平臺工作,自身形成專利348項,申請專利53項,承擔“重大新藥創制”、“重大傳染病防治”等國家重大專項課題36項,為企業提供服務的創新品種達到271項。
據了解,ABO聯盟還不斷提升國際化水平,參與全球創新。2010年“ABO”已完成了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商標注冊,成為全球性的服務商標。圍繞實驗室認證、實驗動物管理、藥物安全性評價、第三方醫學檢測中心、藥物中試生產等環節,通過了多項國際權威認證。
讓人欣喜的是,ABO聯盟人才團隊脫穎而出,已成為海外人才引進和集聚的重要平臺。ABO聯盟目前已引進16個海外人才團隊,141名海外高端人才,有8人入選“千人計劃”,17人入選北京市“海聚”、中關村“高聚”工程,已成為北京引進海外高端人才的典型代表。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