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2/18 0:00:00 來源:
未知
記者:從征求意見稿來看,新版GMP的最大變化是注重軟件,尤其是對于制藥
企業質量管理提出了很多要求,質量受權人寫入了新版GMP,質量受權人在企業生產環節的職責是什么?
鄧海根:在WHO 2007版GMP的提法中,藥品放行受權人(Authorized person,AP)系指由國家藥品監管機構認可的,負有確保每批藥品已按該國的法律、
法規生產、檢驗和批準放行責任的人員。而歐盟用Qualified person(QP)來表述這一有法定特殊職責和素質要求的人員。QP是歐洲議會及歐洲理事會2001/83/EC號法令的要求,WHO的GMP是建議性的,由各個成員國決定,通過法律程序方能正式采用,WHO提出AP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解,換言之,WHO的成員有權根據本國的國情,來決定本國的藥品監管模式和法律文件。
美國并無這樣的制度。英國是先有人做此項工作,然后再按歐盟的要求設置這樣的人員。中國實施WHO的要求,也需要由政府制訂相應的法律性文件,試點的用意也可能在此。
新版GMP中,質量受權人主要履行產品放行審核的職責,為確保能做好此項工作,質量受權人要了解需放行產品的質量投訴、穩定性考察、召回、
產品質量回顧分析等情況,參與質量管理體系中的部分工作。因此,質量受權人在企業中受質量管理負責人的領導,但在小型企業中,質量管理負責人可以兼任質量受權人。
新版GMP之所以規定質量受權人僅履行產品放行審核的職責,原因是期望制藥企業加強對上市藥品的全面審核,對上市藥品的質量最后再把一道關,但無意對企業內部的組織管理架構作重大的改變。
記者:風險管理首次寫入我國GMP規范,新版GMP在“質量風險管理”的概念及內容上,要求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對藥品的整個生命周期根據科學知識和經驗進行評估,這對于制藥業的良性影響體現在哪里?
鄧海根:2005年11月9日,人用藥品注冊技術要求國際協調會議(ICH)發布了質量風險管理(ICH-Q9)指南文件,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認為這個文件將制藥行業的質量管理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隨著ICH-Q9的發布,FDA和歐盟、WHO都在力推建設藥品質量風險管理系統,藉以促進藥品質量管理體系的優化與完善。
質量風險管理,即根據產品質量的風險,特別是對患者的風險進行科學合理的資源安排,擺脫平均分攤資源的不合理狀態。換言之,ICH Q9及 FDA的倡議,基本點是科學管理,是消除無效投資,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強制藥行業社會效益的重要手段。
今年1月,由北京大學藥物信息與工程研究中心組織翻譯,并由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美國專家的專著《藥品注冊批準前檢查》,這本著作是美國藥品監管法規核心理念的概述。在該專著中提到:“FDA基于風險的質量管理,為應用新的和創新方法的企業打開了一扇大門。”
現在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改進他們的質量管理程序,在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保證的同時,降低成本,并縮短產品上市所需的時間。FDA倡議的最終目的是鼓勵企業采用合理的科學原理和風險管理工具,以更好地管理藥品生產中的危害。在成功地采用基于風險的方法以后,企業最終將能取消那些對確保藥品安全性或質量無意義的生產控制。
風險管理說到底是科學管理加持續改進,強調的是前瞻性的預防行為以及對問題根本原因的調查和持續改進(CAPA),從而保證決策的恰當性與有效性,以避免盲目性,獲得“控制損失,創造價值”的雙重效果。
風險管理是衡量企業能否實現管理現代化的要素之一,我國新版GMP適時引入這個現代概念和要求,對企業質量管理具有重大意義。對制藥企業而言,對
藥品實施質量風險管理既是責任也是義務,這關系到企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更是保證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使命要求。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