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2/28 0:00:00 來源:
未知
前不久,河南省第二大醫藥商業企業愛生醫藥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更名掛牌,成為“華潤河南醫藥有限公司”,是華潤集團下屬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據悉,華潤醫藥將通過華潤河南,對河南當地的醫藥商業實施兼并重組。
在新醫改的大背景下,河南作為醫藥資源消耗大省,自然備受關注。在華潤加速河南戰略的同時,國藥、九州通等醫藥商業巨頭也在謀篇布局,搶占中原市場。
據了解,目前河南醫藥市場的容量約為300億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河南省注冊登記的醫藥流通企業有300余家,企業規模、盈利能力、銷售渠道不盡相同,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河南九州通、河南愛生、河南省醫藥公司、河南省康信醫藥公司、國藥河南公司,銷售額分別為26億元、15億元、13億元、11億元、10億元。另外,河南省年銷售額在4000萬元以上的醫藥商業企業還有120余家。統計數據還顯示,截至2010年9月底,河南省會城市鄭州市的藥品批發企業銷售收入為150億元,2010年年底可能已突破200億元。
在河南市場,醫院純銷占據藥品市場80%左右的份額。所以,掌控著醫院渠道的區域領軍企業,成為各巨頭競相收購的目標。比如,華潤河南的前身愛生醫藥在近10年間,不斷擴充醫院服務范圍,使其年銷售額由最初的5000萬元迅速上升到了近18億元。“華潤河南的網絡目前已覆蓋各級醫院600多家,2011年的目標是通過重組省級公司和各地子公司,覆蓋醫院超過1000家。”華潤河南總經理袁現明說。華潤河南目前采取的是“內源式增長和外源式擴張”戰略,即一方面依靠愛生醫藥原有的銷售渠道進行內源式增長,另一方面不斷兼并各市縣企業、建立分公司,來實現外源式擴張。據了解,目前華潤河南已經與洛陽、商丘、漯河、內黃、新鄉等地的多家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與華潤的策略不同,國藥在河南走的是一條“以投資換市場”之路。國藥依托其良好的政府背景,通過跟河南省各地級市政府部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收購當地困難企業、解決勞動就業等問題,從而換取醫院藥品配送資格。據悉,國藥目前在河南已經成立了國控河南、國控焦作、國控安陽、國控南陽、國控開封等分公司,全面布局河南市場。
九州通早在2003年就開始進駐河南市場,成立了河南九州通。河南九州通的勢力范圍集中在零售藥店、中小醫藥商業公司和診所等渠道,堅持“利用其完善的全國營銷網絡,為上下游客戶提供差異化的增值服務”,目前其在河南省的上游客戶1800余家,下游客戶6600余家,2010年實現銷售額28億元,坐上了河南醫藥流通市場的第一把交椅。
據傳上藥對于河南市場也頗感興趣,已經約見過一些河南企業。上藥集團董事長呂明方曾明確表示:“H股融資規模肯定不會低于國藥控股,而且我們已經明確,融資的一半要用來對外收購。”
面對幾大巨頭在河南的兼并重組,當地企業或在觀望,或在擔心。觀望被重組企業的后續表現,擔心大規模的并購會使原有的各類渠道受到擠壓,引發整體市場格局的深層次調整。一些三級商業公司直接表示,“未來日子會比較難過,利潤大幅降低是肯定的,醫院配送業務也會越來越難做。”
那么,目前居于第二的華潤河南是否會后來者居上?業內認為,華潤集團近年來對河南當地200億元的投資,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為其后續重組做好了鋪墊。值得關注的是,國控河南已經與河南不少地級市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使其成為了當地所有二級、三級醫院的獨家藥品配送商。“5年后,國藥、華潤、九州通等大的醫藥企業肯定會通過兼并重組實現其在河南醫藥市場的絕對領導地位,上述3家企業總的市場份額也會提升到50%以上。”袁現明預言,區域寡頭未來將成為醫藥市場的主流力量。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