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3/10 0:00:00 來源:
未知
2011年3月9日15:00,集團公司董事長宋志平作客新華網,談新形勢下中國建材集團和國藥集團兩家央企的發展道路。以下為直播文字實錄: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您收看《新華訪談》2011全國兩會訪談。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兩大行業的央企負責人,他就是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志平。歡迎宋總的到來!
宋志平:各位網友大家好,非常高興能夠來到新華網就大家關心的問題來進行回答。
宋志平:從工作報告里讀出最多的是保民生轉方式調結構
主持人:作為兩大行業的央企的負責人,在今年的“兩會”上,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二五”規劃綱要中讀出了什么?
宋志平:我覺得從以上讀出的最多的還是要保民生,怎么能夠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走一條健康的道路來確保我們民生的目標能夠實現。大家知道醫藥現在搞醫改,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在里面有很大的責任。今年要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這是很大的一個天文數字,所以作為建材企業的老總來講我也是覺得責任重大,既要保質保量,同時也要提供高效節能的產品。從民生的角度,如何保護環境,如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宋志平:應該建設一個國家醫藥網配合醫改
主持人:今年兩會,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醫改”和“建筑節能”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作為這兩大領域的央企掌舵人,您怎么看待國藥集團和建材集團的責任和使命?
宋志平:我先說說醫藥吧,這次溫總理的報告里面講到了醫改,總理談到醫改的目標,這對我國藥物供應提出了要求。要在基層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完善基本藥物供應體系,加強藥品監管,確保用藥安全,切實降低藥品價格。作為全國最大的綜合性醫藥集團,國藥集團將全面落實報告中的要求,為完善我國基本藥物供應體系做出應有的貢獻。國藥集團是國資委領導下的我國醫藥健康產業平臺,近幾年實現快速發展,是我國醫藥行業的排頭兵企業。
宋志平:在國家實施了醫改制度和基本藥物制度后,國藥集團加快在全國的藥品配送網建設,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國大中城市的“國家藥網”,為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確保藥品質量和降低藥品價格做好基礎工作。我們認為要配合全國這么大的醫改,作為國家來講,作為央企來說,還是應該建設一個醫藥配送的主干網絡,也就是國家醫藥網。現在在中國的大中城市里面我們的藥網基本已經都鋪設了,現在也在向縣一級的城市發展逐漸進入廣大的村鎮。藥品配送網是載體,通過這種網要讓大家吃到“放心藥”。
宋志平:國藥集團擁有我國六大生物所,承擔著國家一類疫苗的主要供應責任。目前我國80%計劃免疫產品出自國藥集團。去年全國范圍兒童麻疹強化免疫活動中,全國2億人次的麻疹疫苗由國藥集團提供。“十一五”期間,國藥完成了國資委下達的“十一五”期間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節能減排目標。在整個產業鏈里面,我們還是要把物流分銷網做好,確保整個系統的終端來拉動我們產業的發展,醫藥研發、生物疫苗等都是我們現在主要做的。
宋志平:建筑節能改造是一件長遠的事
主持人:您再講講建材方面吧。
宋志平:好的。談到建筑節能,這次總理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大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投入,我國目前既有建筑面積達430億平方米,其中95%的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能耗大約占我國總能耗的三分之一,因而抓好既有建筑節能就抓住了我國節能的牛鼻子。在建筑熱損中,墻體和屋面的熱耗占52%,門窗占48%,差不多一半一半。因而選好墻體屋面的保溫材料和推廣高效的節能門窗就成為建筑節能的重要工作。長期以來,中國建材集團致力于生產高效輕質的新型建材和保溫材料,推廣平開翻轉式、使用LOW-E中空玻璃的高效節能窗,為我國建筑節能提供了材料保證。我國目前的節能要求達到降低能耗50%,北京市等要求節能達到65%,如果用中國建材提供的各類材料和技術,能使建筑節能達到降低85%-90%。這是一個挺重要的革命,所以中國建材集團大量生產這些新型的材料和門窗,包括高檔的節能玻璃。
宋志平:現在世界上有句話叫:節約的能源是最清潔的能源。如果我們能夠節約能源,那么清潔能源就多了。西德兼并了東德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整個東德既有建筑做了節能改造,所以我覺得建筑節能改造是一件長遠的事。總理能夠提出這句話,可見建筑節能的重要意義,把它抓好了,節能就能夠有一個更大的進步。
主持人:謝謝您對這兩個行業的解讀,我們也能夠體會到兩個企業的責任和使命。剛才我覺得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就是您先說醫藥,然后再說建筑。2009年的時候您開始掌舵醫藥集團,一年多來,您帶領國藥集團實現了“四合一”的有機重組和快速發展,同時,您還一直擔任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黨委書記, 您能否談談在建材和醫藥這兩個大跨度行業工作的體會?
宋志平:我一般接受采訪的時候主要是針對一個企業的解答,今天您讓我展開的是兩個,這個問題我覺得是挺有意思的。說到建材和國藥,我從2002年開始做中國建材集團的負責人、董事長,2009年6月國資委讓我同時做國藥集團的外部董事、董事長,探索由央企現職管理人員出任外部董事長的方式。
宋志平:我覺得這兩年下來還是找到了一些感覺,因為有些人經常問我:一個人一心能兩用嗎?我也沒有感覺到顧此失彼。因為建材做得更多一點,在國藥這邊主要抓方向戰略和重大決策,以及風險防范這些東西。但是具體的管理是由總經理負責的,團隊建設是由黨委書記負責的。過去兩年里面,這兩家公司發展都很健康,而且成長得也都很快,兩個行業跨度不小,對我還是有些挑戰的。我自己給自己打分的話,覺得自己還是及格的,完成了國資委交給我的任務。
宋志平:大家都覺得這兩個央企來自不同的行業,但這兩個行業也有共性,一是都是既關系國計民生又市場高度開放的領域。在這樣的領域,央企的目標是發揮骨干作用,對行業發揮影響力和帶動力,促使行業健康發展。二是兩個企業都是由原來國家工業局撤掉后轉化而來,都經歷了資源重組、資本運營的發展歷程,成為國家用一定量資本吸引大量社會資本進行發展的新型央企。同時,國藥、建材也有它們自己的特殊規律,如藥品研發是重投入,而生產設施是輕資產投入,但建材生產設施是重資產投入;藥品物流配送體系很重要,而建材基本上是地銷產品。
宋志平:所以作為董事長來說,應該把這些問題都研究透。我覺得做兩個董事長雖然很忙,但也有益處,就是協同效應很好,如現在和地方打交道,雙方的一些優勢就可互補,地方上往往既有建材業務,也有醫藥業務,因而可以獲得更大支持,另外,兩個公司的經驗也可以互相交流,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公司發展,提升大家的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