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3/11 0:00:00 來源:
未知
日前,大中華區著名創投研究機構清科研究中心發布的兩份醫藥行業并購專題報告稱,隨著國家對醫藥行業政策與工作安排的密集出臺,政策導向將加快醫藥產業集中度的提升,醫藥市場的并購將進入加速期,但中國醫藥企業的并購面臨著政策風險、價值評估、并購后的整合等風險。
報告表示,去年國家陸續出臺了公立
醫院改革、新版藥典、中藥注射劑安全評價、醫療機構
藥品集中
采購規范等政策,
醫藥“十二五”規劃又大力鼓勵提高行業集中度,并且三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醫藥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明確了行業整合方向以及調整組織結構的5大具體目標,希望通過5年的調整,實現基本藥物主要品種銷量居前20位、
企業所占市場份額達到80%以上、化學藥領域有10個以上自主知識產權藥物實現產業化等目標。
報告指出,領頭的醫藥企業手握重金,截至去年三季度末,醫藥上市公司現金總共為868.5795億元,其中排名前40位的現金總量占比在70%以上,高投入的行業特征令這些公司充滿了并購和整合產業鏈的動能。在國家穩健的貨幣政策和行業結構性調整的大背景下,這批資金充裕的優勢上市公司將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同時,外企也自去年四季度起掀起了一輪在華投資和并購的小高潮,還紛紛將研發基地放在中國,并與國內醫藥制造企業爭奪醫療資源,這也必然加速國內醫療產業的整合進程,令具有渠道壟斷優勢的商業企業因其渠道的稀缺性而獲得更高估值。
清科數據顯示,2006年至2010年的5年間,中國醫藥并購市場共完成92起案例,其中披露具體金額的并購案例共有78起,并購總額為22.63億美元。而單就2010年,中國醫藥并購市場就完成41起并購交易,同比增長高達310%,披露金額的36起并購案例涉及金額7.28億美元,同比增長336.3%,不論并購案例數量還是并購金額都創了歷史新高,顯示醫藥企業的并購已進入加速期。
不過,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徐衛卿稱,并購作為一種投融資行為,其中的風險是多樣化的。首先就是眾多的政策性風險,如醫改政策調整、醫藥流通秩序調整、醫藥監管改革等,政策的不確定性導致醫藥企業的市場規模、市場發展趨勢難以預測。與資本市場相關的政策也影響醫藥并購的進程。上市公司管理規范、公司法、證券法、國有資產管理辦法等法律和政策的出臺,都使得原先的并購操作或多或少受到影響。
其次,中國醫藥企業數量很多,其中大多數為非上市企業。信息不對稱、評估方法選擇不當及政府干預比較多會令并購企業在對目標企業進行價值評估時,缺乏對目標企業整體價值的合理評價,往往導致價格偏差,引發價值評估風險。
此外,徐衛卿表示,國內醫藥行業并購中多以現金支付的行為容易產生融資風險,而并購完成后的整合風險也需加以考慮。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