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3/15 0:00:00 來源:
未知
針對國家基本藥物的一次重大政策調整將在年內明朗化,首先將從深受詬病的“價格體系”開始。
“今年重點對基本藥物中的部分藥品和品種制定國家統一價格。”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醫藥價格處處長宋大才日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透露,首先從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中遴選部分品種制定國家統一價。那些“多次招標、供應充足、價格基本穩定”的品種將確定享受第一批“國家定價”。
這意味著,國家基本藥物的部分品種有可能在年內“跳過”困擾多時的價格招標,直接針對“質量和服務”進行地方招標。
招標亂象
目前各地招標采購中的惡性壓價競爭,是促成這一重大調整的直接推手。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在20家醫藥行業協會、學會與代表、委員的座談上,基本藥物地方招標的現實困境成為集中話題——嚴重背離價值規律的超低價競標,已讓眾多知名企業難以為繼,“按照目前的招標價格,不僅不可能正常生產,甚至連包裝都不夠。”全國人大代表、步長制藥集團董事長趙超告訴記者,由于超低價惡性競爭,他們已暫停了好幾個省的招標采購。
以安徽和山東基本藥物招投標過程為例,60粒一瓶的復方丹參片只有0.95元,甚至不高于市場上任何一瓶飲料。頭孢曲松在安徽和山東兩個省的招標結果顯示,安徽中標價是1.25元,山東中標價是1.22元,但頭孢曲松原料藥的價格已經達到1.1元,其中瓶子占8分錢、丁基膠塞占0.13元,外包裝的紙盒、標簽全都不算,最低成本就已超過1.2元。
這樣的情況在業內絕非個案。2009年年末,國家基本藥物正式開始地方招標,僅半年后,同仁堂、雙鶴藥業等國內一線醫藥公司紛紛暫停供應,“非正常的超低中標價格”可能帶來的質量風險和品牌傷害,是逼退這些公司的共同原因。至今,基本藥物招標中的這一問題并沒有發生根本好轉,行業內對低價競標后藥品保障供應和質量安全的擔心始終存在。
“通過制定統一價格,防止或規避低價競爭帶來的質量問題”,對正在著手的國家基本藥物統一定價,宋大才表示,希望通過統一定價使企業更多關注質量安全,使基本藥物制度更多體現設計的初衷。至于是否以此為開端,將國家定價向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內的307種藥品全部推開,宋大才謹慎表示,要視定價后的實際結果分批分期進行,但他確定“今年肯定要出一部分”。
國家“埋單”?
對國家基本藥物的招標,業內一直有觀點認為,僅有307種的國家基本藥物如實行國家“埋單”,可能問題要簡單得多。“國外大部分國家都是實行國家付費,只是保證最基本的用藥需求反而很簡單”,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稱,如由醫改8500億元專項資金來付費,可能現在情況要好得多。
全國人大代表、石家莊制藥集團董事長蔡東晨也支持國家付費,他在今年“兩會”上表示,因為目前國家、地方兩級付費,出于降低支出考慮,加速了招標過程中的低價競標現象,如全部由國家付費,制度本身進展會順暢很多。
那么已確定開展的基本藥物“國家定價”,會不會是一條逐漸通向基本藥物國家“埋單”的路徑?業內對此尚難定論,但可確定的一點是,由于國家統一定價,基本藥物的品種定價將更多體現“價低量多”的特點——換言之,由于定價不高,對于相關企業的實際經濟效益拉升有限,但也恰恰是因為這一點,大企業在質量保證和持續供應上具備更多優勢,對于長期品牌提升大有裨益。
這一點,正是基本藥物制度設計的初衷之一。“基本藥物應該有一個集中度,”宋大才告訴記者,國家當初推行基本藥物就是希望提高相關企業的集中度,“比如讓排名前20的企業集中80%的市場。”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