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3/18 0:00:00 來源:
生意社3月18日訊 在3月17日召開的全國基層衛生和新農合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部長陳竺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完成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三年任務的攻堅之年,衛生系統要保質保量完成2011年基層衛生和新農合各項醫改任務。
一是全面推進新農合工作
2011年政府對新農合補助
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標準,這是新農合啟動以來第四次提高籌資標準。各地要根據新的籌資標準,盡快調整和完善新農合統籌補償方案,努力實現將統籌區域內的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提高到70%左右,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不低于5萬元的醫改目標;普遍開展新農合門診統籌工作,進一步擴大新農合受益面,將重性精神病常用口服藥和9項殘疾人康復項目納入門診報銷范圍。各地要在總結試點地區經驗的基礎上,以省為單位全面推開提高農村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醫療保障水平工作;同時,在新農合基金可承受范圍內,逐步擴大重大疾病救治試點的病種范圍,重點考慮將乳腺癌、宮頸癌、耐藥結核病、終末期腎病、艾滋病機會感染等疾病納入試點,盡可能讓群眾受益。各地要統籌考慮支付方式改革與基層醫療機構補償機制改革,采用門診總額預付的方式,將一般診療費納入新農合門診統籌報銷范圍;要通過新農合支付方式的改革,配合公立
醫院改革,特別是縣級公立醫院改革,促進基本藥物的使用和機構運行機制的轉變。各地要加強對各級各類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特別是鄉鎮衛生院和民營醫院的監管;要加強對新農合基金的監管,繼續堅持縣鄉村三級定期公示制度,加強社會監督,確保基金安全,要建立起嚴格有效的制約機制和公開透明的工作程序,同時要建立起新農合工作的問責制。各地要加強管理經辦能力建設,探索新農合制度的完善和創新。
二是全面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
所有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都要全部配備和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并實行零差率銷售。要切實落實補償政策,落實政府對公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專項補助以及經常性收支差額的補助,爭取對實行基本藥物的村衛生室和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給予合理補償;要發揮醫保支付的補償作用,盡快明確一般診療費收費標準及醫保報銷比例,建立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穩定長效的多渠道補償機制。要進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完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編制標準的制定工作,以滿足工作需求和保證效率為原則,以縣(市、區)為單位實行人員編制總量控制,做到“定編、定崗、不定人”,全面建立人員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制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辦法。要大力推進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有效整合與利用農村基層有限的衛生資源,規范鄉村衛生機構的行政、業務、財務、藥械的管理,搭建落實農村各項任務的服務平臺和管理平臺,推動新農合門診統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項工作的落實。各地要以公立醫院改革為契機,鼓勵和引導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通過探索簽訂長期合作協議、托管等多種形式,建立長期穩定的、制度性的分工協作關系,實現“雙贏”。要切實轉變服務模式,繼續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工作方針,要以建立
健康檔案為抓手,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重心切實轉向以健康管理為中心。
三是大力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
2011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由15元提高至25元。新增經費主要用于擴大覆蓋人群,提高服務質量,增加服務項目。主要是將兒童保健管理人群從0-3歲擴大到0-6歲,并增加口腔保健等服務內容;增加65歲以上老年人、孕產婦等重點人群檢查項目,增加健康教育服務內容,提高服務頻次;增加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人數;增加公共事件衛生應急處置和衛生監督協管等服務項目。各地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保質保量開展服務,要落實配套經費,加強資金管理,加大督導檢查和績效考核力度,大力開展人員培訓和政策宣傳,同時要明確責任,落實任務分工。
四是大力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
要加強合格全科醫生培養,要建立健全包括全科醫師在內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體系,啟動實施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逐步緩解基層缺乏合格全科醫師的問題,同時要與教育等有關部門協同,實施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項目,為農村基層培養和輸送合格的醫學畢業生,要做好1.5萬名基層醫生轉崗培訓工作,多措并舉,力爭實現到2012年每個鄉鎮衛生院、每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都有合格全科醫生。各地要立足實際,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要通過崗位培訓、進修培訓、遠程教育、學歷教育、送教下鄉等多種途徑,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要吸引和穩定基層衛生
人才隊伍,要關心基層醫務人員切身利益,結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改革,研究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逐步建立與基層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相符合、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衛生工作規律相協調的收入分配制度,有效地為基層吸引和穩定人才。
五是確保農村基層“網底”不破
要努力實現每個行政村都有村衛生室的目標,今年醫改任務提出要支持13000個以上村衛生室建設,在用好中央資金的同時,各地也要多渠道籌集資金,消除“空白村”,改善條件,方便農村居民就近就醫。要建立穩定的鄉村醫生補償機制,通過基本醫療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政府合理補助等多渠道保證鄉村醫生的合理收入;可以將40%左右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交由鄉村醫生承擔,并給予相應的經費補助;同時要隨著基本藥物制度、鄉村一體化管理和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等工作的推進,轉變村衛生室“以藥養醫”機制。要努力解決鄉村醫生養老問題,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依托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為鄉村醫生建立高于一般農民待遇的養老保障制度。
六是積極推進基層衛生信息化建設
要努力實現新農合信息化建設方面的重大突破,2011年,衛生部將把新農合國家級信息平臺建設作為衛生信息化建設的首要任務加快推進,各地也要盡快完成省級新農合信息平臺建設,要積極推進新農合“一卡通”試點工作。要加強基層衛生信息化建設,各地要按照衛生部總體規劃要求,從硬件配備、軟件設計、網絡構建等方面認真做好基層信息化工作,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衛生部新聞辦公室2011年3月17日發布)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