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3/19 0:00:00 來源:
未知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牙齒保健和美容意識的增強,為口腔
醫療器械市場孕育了良好的環境。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醫療器械部根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我國口腔設備材料需求旺盛,相關進口額快速增長,2006~2010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7.89%;其中,2010年相關進口額達到1.53億美元,同比增幅為21.37%。與此同時,我國口腔設備材料出口保持增長。2010年相關出口額達到2.89億美元,同比增幅為16.51%。
——歐洲、亞洲是我國口腔設備與材料的主要進口來源地。在2011年我國口腔設備材料進口來源國家和地區中,排在進口額首位的是德國,2010年我國從德國進口了2716.96萬美元的口腔設備材料,占同期我國口腔設備材料總進口額的17.76%。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別是瑞士和日本,相關進口額分別為2261.8萬美元和2184.72萬美元,占比分別為14.79%和14.28%。緊隨其后的是美國、巴西,相關進口額占比分別為11.43%和10.43%。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占比合計為68.69%。
——一般貿易是我國口腔設備材料最主要的進口方式。2010年,我國通過一般貿易進口的口腔設備材料金額達1.19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口腔設備材料總進口額的77.64%。其次,是通過保稅區倉儲轉口的進口方式,2010年相關進口額達1828.99萬美元,占比為11.96%。
——上海、北京、廣東是主要進口省(市)。2010年上海市口腔設備材料進口額(5802.16萬美元)列全國各省(區、市)第一名,占同期我國口腔設備材料進口總額的37.94%;其次是北京和廣東,相關進口額占比分別為27.76%和21.1%。這三個省(市)相關進口額占比合計為86.8%。從進口數量來看,上海仍排在全國首位,其次是廣東和北京。
——我國口腔設備材料出口保持增長。我國口腔設備材料的出口遠大于進口,這為我國醫療器械貿易市場增加了外匯力量。2006~2010年,相關出口額逐年增長,但增長幅度逐漸降低。2007年,我國口腔設備材料出口額達1.45億美元,同比增幅高達67.13%;2008年和2009年,同比增幅降至38.44%和23.62%,相關出口金額分別為2.01億美元和2.49億美元;2010年,出口額同比增幅僅為16.51%,出口額達2.89億美元。
——美國、中國香港是我國口腔設備材料的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2010年,我國口腔設備材料出口至全球16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美國是我國最大的口腔設備材料出口市場,該國共從我國進口了6800.91萬美元的口腔設備材料,同比增長了12.24%,占同期我國口腔設備材料總出口額的23.55%;其次是中國香港,相關出口金額為4780.74萬美元,占比為16.55%。另外,德國、日本和中國澳門也是我國口腔設備材料的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
——廣東是我國口腔設備材料主要出口省份。2010年,我國口腔設備材料出口主要集中在廣東,相關出口額為1.2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0.81%,占同期我國口腔設備材料出口總額的44.15%。其次是上海和江蘇,相關出口額分別為5794.43萬美元和3230.7萬美元,占比達20.06%和11.19%。排在第四和第五位的分別是浙江和廣西,相關出口額的占比分別為7.7%和4.1%。
——出口
企業分散、集中度低。2010年,我國共有1000家企業從事口腔設備材料出口業務,但沒有一家企業出口份額能占到5%。相關出口額列前10名的企業,其出口額合計僅占同期我國口腔設備材料出口總額的24.46%,集中度極低。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深圳市順安外資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出口額占比達4.02%;其次是四洲義齒(深圳)有限公司和桂林市啄木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分別占3.34%和3.2%。
分析:
我國在口腔設備材料領域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在普通樹脂產品領域,美國有一定優勢;在車針領域,瑞士占有優勢;在義齒產品領域,巴西優勢明顯;在技工設備、烤瓷設備方面,德國領先;在X線機上,意大利有獨到之處……
展望2011年,世界經濟形勢尚難預測,在國內經濟通脹預期的影響下,一些企業的經營活動將受到一定影響。此外,隨著我國逐步擴大人民幣結算范圍,以美元結算的匯率風險將縮小。但是,以歐、美為主要出口市場的企業仍將繼續經受匯率波動和人民幣升值帶來的風險,進而使國內口腔設備材料行業面臨不利的競爭壓力。我國相關企業如能克服上述困難,積極引進技術和改造現有產品,提高檔次,將有望使我國口腔設備材料產品保持現有的進出口增速,維持基本的貿易平衡。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