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齊女士(化名)是一家國企的中層干部,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被失眠困擾了半年之后,她不得不在公司內部調換了一個閑職。今天是世界睡眠日,據中國睡眠研究會公布的最新睡眠調查結果,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為38.2%。記者從本市部分
醫院了解到,目前來看睡眠門診的中年白領比例持續上升,人群以公司職員、公務員和演職人員居多,主要是40歲左右的中年
女性。
“我們門診雖然沒有進行過精確的統計分析,但是明顯感覺到有知識、有文化、有很好工作崗位的人群患失眠的比例越來越高。”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睡眠專家、主任醫師孫書臣介紹。
日前,該院門診曾接待過一位30多歲的公司白領,這位女患者方方面面都很優秀,學歷、職位、家庭都讓人羨慕,但是她對夜晚卻充滿了恐懼。由于工作壓力大、經常加班,她患有嚴重失眠,一到晚上就會非常痛苦,伴有嚴重耳鳴。為了消除耳鳴,她甚至希望自己耳聾。這位女士最終選擇辭職,離開了令人羨慕的崗位。
孫書臣表示,如果一個人夜晚躺在床上半個小時還不能入睡就是失眠,另外睡眠不沉,一夜會頻繁地醒來導致第二天工作學習沒有精神,也是失眠的表現。“其實大多數人一生中都會受到失眠的困擾,比如突然遇到興奮或痛苦的事情,或者為了倒時差等,這些失眠多數通過自我調整可以消失,但是如果連續三至五天都處于失眠狀態,就應該去醫院看看了。失眠如果長時間沒有調整或治療,有可能會導致抑郁、焦慮、記憶力下降,甚至厭世、自殺,無法勝任工作。”
“因為目前中年白領是我們主要的患者群,我們對他們的癥狀也很關注,這些人普遍運動少、人際關系復雜、工作壓力大。”孫書臣建議,如果出現失眠應該多做運動,多參與社會活動,不要一下班就封閉在自家小環境中。另外有些失眠者認為喝酒能促進睡眠,專家表示,這是認識誤區,有些人飲酒還會引起興奮,睡前可以喝些牛奶、洗個澡、泡下腳。(記者方芳)
相關新聞
昨天,來自廣安門醫院的專家和豐臺區的片兒醫一塊,帶領轄區居民學做催眠保健操。
豐臺區衛生局、區社管中心與廣安門醫院昨天共同舉辦的“開啟心靈之窗,關注中老年睡眠”主題宣教活動,利用社區衛生網絡改善居民睡眠狀況。社區醫生教居民做的改善睡眠操不僅可以治療睡眠障礙,還對打鼾等常見睡眠問題有效,這可以讓居民睡得更香。
社區醫生介紹,有失眠困擾的主要是兩類人,一類每天忙于各種應酬,或者過度迷戀網絡游戲和各種娛樂,久而久之形成了不
健康的睡眠習慣。針對這類人群,社區將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倡導形成良好睡眠習慣。還有一類人因為心理或生理疾患導致睡眠障礙。針對心理疾患導致的睡眠障礙人群,豐臺區的片兒醫們通過心理學技術和
中醫心理學技術進行心理疏導,逐步改善其睡眠質量;針對生理疾患引起的睡眠障礙,社區醫生不僅要治療基礎疾病,同時還要有針對性進行睡眠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