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3/23 0:00:00 來源:
未知
清水縈繞,群山抱翠,清新的畫面,配以“藥材好,藥才好”這句朗朗上口的廣告語,這樣一則匠心獨運的藥品廣告,讓人過目不忘,直抵內心柔軟處。

廣告中的大山名曰伏牛,坐落于河南南陽之西,盛產1000多種藥材,尤以山茱萸量多質優為世人稱道。南陽不僅盛產藥材,且名醫輩出,醫圣張仲景便是其中之一。
伏牛山的天生天養,及當地濃厚的醫藥文化,孕育出當地一家聲名遠播的中藥現代企業——宛西制藥,上述廣告的藥品便是其拳頭產品——仲景牌六味地黃丸。
然而,這家中藥企業在1978年成立之初,僅是擁有近百名員工,年產值不到100萬元,年虧損十幾萬元的小廠。憑借怎樣的努力,搖身變為如今總產值超過12億元人民幣,位居中國中藥企業前50強的現代化制藥企業?
麻雀變鳳凰的歷程,必然寫滿這個企業和當家人步步為營的故事。這不禁讓人對這位當家人心生好奇,干練、精明、心胸開闊……所有適用于成功人士的形容詞都在記者腦海閃過,但未能將其形象完整地展現于眼前。
直到近日,在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全國人大代表、宛西制藥的當家人孫耀志接受記者的專訪后,對于他和他一手建立的中藥王國,才有了更加深入而真實的了解?! ?/P>
“這輩子就做了兩件事”
個子高大,渾身散發著熱情和堅韌的氣息,無論站姿還是坐姿都腰桿筆挺,這就是這個北方漢子給記者的最初印象。
言談中得知,孫耀志最初是一名兵哥。然而這并不讓記者感到意外,他那擲地有聲的洪亮嗓門、筆挺的腰桿,那則清新干凈的廣告,以及他帶領下的企業在當地的口碑,這些都已隱隱昭示其軍人的品質。
孫耀志告訴記者:“這輩子就做了兩件事,當兵和做藥?!?/P>
1968年,孫耀志入伍,在廣州軍區某部服役,那年他17歲。4年之后復員回到南陽,幾年的軍旅生涯為其今后的企業管理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1985年3月,孫耀志開始擔任宛西藥廠黨支部書記兼廠長。孫耀志因此找到了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并成為當地人口中津津樂道的藥王。
在這位復員兵哥的帶領下,宛西制藥從一個虧損小廠變成總產值超過12億元人民幣,控股15家子公司,擁有全國最大的濃縮丸生產基地和全國最多的GAP藥材基地,擁有“仲景”、“月月舒”、“飛龍”三大中國馳名商標的現代化企業集團。
任何一個成功企業家的奮斗史都是艱辛二字所不足以形容的。
20多年來的每一個腳印,孫耀志都歷歷在目。找訂單、找資金、搞銷售、拓市場,他和他的同事為此踏遍大江南北。上海住過的地下室,南京西路吃過的蒸饃、包子、咸菜,他都沒敢忘記。孫耀志動情地形容,“那是宛藥人的長征!”
今時今日的宛西制藥已是飛上枝頭的鳳凰,但宛藥人的長征還將繼續。孫耀志說,這是一項無止境的事業,宛西制藥將以打造完整的中藥制藥現代化和產業化為目標,以中藥制造為基礎,全面打造中藥工業、中藥農業、中藥商業、中藥科技、中藥醫療養生五大產業鏈?! ?/P>
“藥材好,藥才好”
想必一提到宛西制藥,很多人馬上會想到六味地黃丸,想到那句廣為人知的廣告語“藥材好,藥才好”。這句廣告語里頭包含著生意經,也透出做人的道理,更是中藥行業共同推崇和奉行的制藥理念。
孫耀志一直認為,要做好中藥,首先要種好藥材,多年來宛西制藥在種植好藥材方面一直不遺余力。
1998年開始,宛西制藥先后投資逾7000萬元,通過5年努力,在西峽縣伏牛山腹地的5個鄉鎮建起20萬畝山茱萸藥材基地,成為國家首批認證的GAP山茱萸基地;此后又在河南焦作建立懷地黃、懷山藥基地,在安徽的金寨、湖北的羅田建立牡丹皮、茯苓基地,在四川的彭山建立澤瀉基地。
除此之外,為確保生產出天然、綠色、高效、安全的藥材,宛西制藥還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成立購銷技術服務中心,篩選藥材優良品種;并通過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使藥農進行規范化操作,加強田間管理,采用生物方法防治病蟲害,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科學施肥,進行藥材無公害種植研究;同時進行產地初加工,最大程度保留有效成分。而在藥材存貯環節,宛西制藥建立了5000平方米的恒溫庫,通過電腦集中控制,保持倉庫內溫度、濕度恒定。
然而,家有好藥還得善于營銷。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與新醫改的逐步推進,宛西制藥積極轉變營銷策略,建立商務、院務、OTC三線分離模式,立足基本藥物和非基本藥物兩大類產品,以基層醫療機構、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三大市場為工作重心。
孫耀志還表示,在堅持以六味地黃丸為核心產品的同時,宛西制藥近年來通過研發積極擴充產品線,未來仍將同時推進中藥、化學藥、保健品的研發?! ?/P>
讓中藥經方飛
如果說擁有地道藥材達上千種的伏牛山賦予了宛西制藥生存的軀體和脊梁,醫圣張仲景的國醫藥精粹文化則為宛藥人注入血液精魂。
孫耀志對中醫藥文化可謂愛得深切,對醫圣張仲景文化更是情有獨鐘。
1999年,南陽張仲景制藥廠破產,宛西制藥以808萬元贏得了“仲景”二字。近年來,宛西制藥更為打造、弘揚仲景文化,斥資已逾10億元。
仲景文化在孫耀志手中變成了競爭力,仲景牌濃縮六味地黃丸、逍遙丸在同類產品中連續多年銷量第一,其品牌價值已經超過27億元。
不僅如此,身為中國中藥協會副會長的孫耀志多年來亦為中藥產業發展獻策獻力,為促進中醫藥健康發展不遺余力。他在中醫藥界摸爬滾打20多年,兩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一直為中醫藥振興吶喊呼吁。
為解決中藥經方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促進中藥經方的二次研發和應用,在今年“兩會”上,孫耀志提了關于中藥經方開發應用的議案。此外他還提出關于中成藥定價機制、關于支持中醫藥科技創新等兩項建議,都是圍繞中醫醫藥產業及行業的健康發展。
中藥經方是指以醫圣張仲景為代表的歷代名醫所創的經典名方,被歷代中醫藥界廣泛應用于臨床,且療效確切,安全穩定。目前經常在臨床使用的經方如六味地黃丸、逍遙丸、金匱腎氣丸、藿香正氣丸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名藥。
孫耀志認為,隨著中藥經方的臨床應用范圍逐漸擴大和深入,利用數千年積累的中醫藥資源,對中藥經方開展多種模式的經方研究與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我國現行的一些政策、法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經方的發展?!睂O耀志指出,中藥經方經過千百年的臨床證明穩定、安全、有效,但新版《藥品注冊管理辦法》,沒有照顧到中藥經方這一特點。
“按審批新藥來審批中藥經方,不僅花的時間長,而且成本太高。經方藥如何在原方上進行保護,進行二次開發使用,國家應給出明確的政策。”孫耀志表示,他在今年的議案中,建議將中藥經方的研究與開發列入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加強對中藥經方內涵和外延的界定,盡快出臺經典名方目錄;并修訂中藥注冊的相關管理辦法。
孫耀志說,他期待國家加大對中藥經方研究和開發的資金扶持力度,在藥品價格、延長藥品保護期以及新藥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稅收等政策方面給予一定優惠,落實和完善企業技術創新所得稅激勵政策。希望在國家和中藥企業的共同推動下,讓中藥經方在“十二五”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