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4/6 0:00:00 來源:
未知
多元化經營在行業內呼聲日高,雖然目前發展緩慢,但是消費觀念的改變,推動著傳統藥店必須轉型。當然,變革會面臨陣痛,這是必經的過程。
眼下,又到了藥品零售企業年度揭榜的密集期,記者記者獲悉:年銷售額突破30億元的連鎖藥店再添一員——廣東大參林集團2010年銷售額達到30.6億元。此前,全國僅海王星辰一家突破30億,業內預計,至今能躍上30億臺階的連鎖藥店已達3~5家。
藥店終端集中度的不斷提升,對上游企業布局終端意味著什么?通過記者記者與廣東大參林集團董事長柯云峰的對話,或能窺見一二。
零售戰艦升級換代
記者:據了解,原屈臣氏中國區總經理譚麗嫻女士今年1月已開始就任大參林的執行總裁。這是你們首次引進高層人才,請問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
柯云峰:今年,我們的高管團隊確實有所變化。
目前,整個藥品零售行業正在悄悄改革。原因是多方面的,像廣東對藥品價格實行“三控”管理、廣州推行醫保門診報銷等,這些陸續實施的政策,使零售藥店的毛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此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保健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促使傳統藥店必須轉型,像中國香港或者日本的藥店那樣,強化保健品和藥妝產品的占比,變成健康時尚的場所。
譚麗嫻女士在屈臣氏工作期間積累了豐富的零售經驗以及國際性大公司的管理經驗,屈臣氏突出健康美麗的產品組合等,也是我們看重的。
日本著名的零售連鎖藥店發展50年后,其年銷售規模也才50億元。而中國的藥品零售,發展十多年已有企業超過30億元,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市場空間將更加廣闊,參與國際性競爭的機會日漸增多。不過,由于藥品零售在中國起步較晚,2000年后市場才放開,企業從1家店到100家店再到1000家店,發展雖然迅猛,但是傳統門店小米加步槍的做法,也凸顯了經營技術滯后、業內人才無法滿足發展需要等現實問題。我們引進外來人才,打造職業化的團隊,構建精細化的信息管理系統,希望以此帶動企業順利轉型和解決以上問題,助零售戰艦升級換代。
記者:通常,空降兵給企業帶來經驗的同時,也面臨文化和管理理念的沖突,請問你們怎么解決?
柯云峰:調整和磨合是需要雙方付出努力的。我們會給譚麗嫻女士足夠的空間,讓她真正發揮作用。例如,她來了之后,我們已經打破零售業單休的慣例,改為每星期雙休了(笑)。
與此同時,我們會把握好自身提拔人才和引進外來人才的比例。目前,我們引進的高管已有四五個,這些人才須發揮教頭的作用,在企業內加強培訓,從而提高整體管理檔次。
多元化是必然進程
記者:您提到的轉型,具體怎樣實施,是指發展商品多元化經營嗎?
柯云峰:多元化經營在行業內呼聲日高,雖然目前發展緩慢,但是消費觀念的改變,推動著傳統藥店必須轉型。當然,變革會面臨陣痛,這是必經的過程。
今年,我們計劃新開166家門店,爭取改裝100家舊門店,通過改擴建及整改提升店鋪形象,通過調整商品結構擴大消費者群。原來統一的較為傳統的門店模式,將改為藥品便利店、健與美店、旗艦店和參茸專門店等4種零售模式。屆時,店內中西藥、醫療器械、保健品和護膚品等一應俱全,產品多元化、環境時尚化是新特色;專注專業化、管理科學化、經營管理規范化、流程精準化、以目標顧客為中心的營銷管理模式等是保證,確保提高單店的經營質量。
記者:據調查,目前藥店嘗試多元化經營的成功個案鮮見,你們如何面對老顧客流失的可能?
柯云峰:的確,企業轉型必須兼顧新老顧客,就像開車,太快太慢均不合適,必須掌握一個合適的速度,循序漸進。我們預計轉型需要三五年時間,爭取5年內實現。
在發展多元化的過程中,我們堅持一個原則:在藥品銷售絕對額不降低的前提下,逐步調低藥品在門店的占比,強化保健品和護膚品的配置。中國香港和日本藥店的藥品、保健品、護膚品大約的“三三三”占比,將是我們參考的比例。
目前,我們在與上游供應商保持藥品銷售的良好關系之外,也會根據商品組合發展需要,開展新的合作,例如引進更多藥用化妝品、保健品等。
上市是過程不是目的
記者:據了解,像國藥系的國大藥房目前正在各地加快并購速度,請問會否給你們的“上市大聯盟”帶來壓力?
柯云峰:以前我們只是發展直營店,不過,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尤其是隨著競爭的加劇,不進則退。因此,對于發展歷史不長的藥品零售行業而言,做大做強的需求顯得尤為迫切。而來自國大藥房等同行的壓力一直都存在,隨著國際化競爭的到來,外來資本的壓力也將與日俱增。
近期,我們合作購并了韶關美康、河南健康人、溫州三余堂以及廣東柏康等優質的區域連鎖藥店,在談判的過程中確實遇到一定的壓力。但是市場很大,有時候不是錢多少的問題,各家企業追求的目標不一,這為我們的合作提供了空間。未來,我們將通過“上市大聯盟”繼續并購優質企業,加快壯大規模。
記者:大參林近年的擴張確實保持著一個不錯的速度,不過像“上市大聯盟”等需要消耗不少資金,請問如何解決資金來源?
柯云峰:“上市大聯盟”的確需要不少資金支持,但我們目前并不缺乏資金,自身的資金積累再加上部分民間資本,已能滿足擴張的需要。
記者:您在你們的千店同慶活動致辭中提到,將按照準上市公司的要求進行經營管理。這是否意味著你們的上市進程提速?
柯云峰:我們一直都有上市的計劃,但不會太迫切。上市只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過程,但不是目的。我們會等待合適的時機才上市。
[記者手記]
半退休,或是新的起程
隨著大參林連鎖藥店近年以令人側目的速度步入全國三甲,其發家于油城茂名的歷史開始為業內熟悉:1993年,為了解決家屬的就業問題,由學醫藥專業出身、當時供職于茂名藥檢所的大哥柯康保提議開設了第一家藥店。隨著生意的壯大,二哥柯云峰率先放棄了茂名審計局的鐵飯碗,專事藥店管理。不久,柯康保也下海,大展醫藥專業拳腳。從此以后,柯家兄弟一起打拼,將生意從茂名做到了廣州,繼而輻射到廣東全省,目前更展開北上征程、謀劃全國布局。
從1家店到1000家店,正當外界揣測大參林戰艦下一步如何在柯家兄弟掌控下繼續遠航時,柯云峰卻出人意料地首次吐露可能“半退休”的打算。
常年配戴金絲眼鏡的柯云峰,熱愛運動,也愛游山玩水,興之所至,詩作不斷,以致出道十多年來始終延續著儒雅風格,即使3年前為謀求企業更大發展而改變低調作風,但儒雅特色未改,甚至,隨著外部風浪日高,柯云峰表露得更加謹慎。沒曾想,在大參林上市未竟、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處于快速擴張之時,他欲交棒空降兵,并首次輕松地向記者談起生活的藝術,笑說不排除“半退休”之可能。
“如果適當放權對企業發展有利的話,以后我只把控全局方向,不會介入太深,具體管理交由職業團隊去實施。”柯云峰在談到管理調整的打算時說,做這一行已經17年了,希望利用未來一兩年時間周游列國,開闊視野,多看看書,多交交朋友。在一路的笑談之中,柯云峰間或仍會慨嘆于現在的藥店都太相似了,所以大參林選擇主動轉型。可見,未來不管游獵到哪,柯云峰的“半退休”想必不會空閑。
轉型,正是所有藥店經營者目前面臨的共同難題,該怎么轉?畢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中國的連鎖藥店發展不過十多年,從傳統藥店到平價賣場或專科藥店,期間經歷的探索或轉型不在少數,在目前尚沒有哪一家藥店已經笑傲全國市場之時,轉型伴隨而至的風險不可低估。只是,新醫改的浪潮已至,消費習慣的改變也推動著藥店無法放慢轉型的腳步。或許,柯云峰的“半退休”打算只是小憩抑或幌子,為大參林尋找更具復制性的健康商業模式才是真正目的。商場如戰場,不進則退,敢于在沖鋒陷陣中跳下馬來,可見企業家的膽量不可或缺。
“世上本沒有路,路是人走出來的。”柯云峰的新打算讓人聆聽到了藥品零售行業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改革風聲。也許,數年后,這個行業又是另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