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一位人士指出,“由于必須有一套三聚氰胺、獸藥殘余、抗生素等檢測設備的硬性要求,需要投入300萬至400萬元,小企業沒錢就只能退出,或者只能轉型做飲料?!?/DIV>
陜西紅星乳業總經理王寶印之前告訴記者,“三聚氰胺檢測設備,簡單的要十多萬,更全的需要幾百萬,這個開支相當于上世紀80年代建一個乳品廠?!?/DIV>
被淘汰者的出路
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乳業重鎮黑龍江、內蒙古、山東、北京、上海等地,被淘汰企業的數量均相當可觀。
乳業大省黑龍江省原有138家乳企,質監局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88家乳制品企業集中開展了重新審核,截至3月31日,共有75家企業通過了乳制品生產許可再審核,獲得新生產許可證。通過審核的僅占乳企總數的54.3%,這意味著,其余63家企業將退出乳業市場。
而內蒙古原有乳制品及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157家,在此輪重新審核中,提出重審申請的企業有71家,截至3月30日,共有61家企業通過審核。37家企業因生產條件和檢驗能力達不到要求而未提出申請,49家生產民族特色奶制品的企業按國家相關規定未列入乳制品生產企業實施管理。
另一大省份山東則是有一半的企業被淘汰。截至2011年3月31日,全省原有86家乳品生產企業中,經省經信委、省發改委等部門審核獲得產業政策批準文件的企業有69家,而提交申請并受理的企業有55家,其中,通過乳制品生產許可重新審核的企業有44家,未通過的企業有11家,未提交重新審核申請的企業有14家。
作為乳制品消費最大地區,也是三元乳業的主場,北京共有27家企業重新獲證,其中三元共有6家關聯企業通過。
426家小企業出局,107家企業停產整改且可能被淘汰。但這些被淘汰企業的設備還在,對于無力承擔高額產業升級成本的中小企業來說,除了轉向產業鏈上游成為原奶供應商,轉型做飲料,成為了一個不得已的選擇。
安徽蚌埠和平乳業總經理李揚民告訴記者,“我們周圍的小廠都不愿申報了,提交申報材料的,都是有條件的企業。蚌埠市有七八家生產廠,現在只有兩家做了,其它有的轉做飲料了?!崩畹钠髽I是安徽第一批通過審核的企業。
青島天惠乳業,是山東42家未通過生產許可再審核的乳制品企業中的一家。該企業共占地30余畝,其中15畝用于乳制品加工生產,另外15畝為奶牛場,圈養著上百頭奶牛。雖然天惠曾花費180多萬元更新設備,但依然未通過這次審核。
該公司一位人士告訴記者,“公司不再做乳制品了,現在做乳飲料”。被淘汰之后,該公司總經理李緒高表示,企業今后將轉向生產乳飲料。根據國家質監總局的政策,乳飲料產品不在此次生產許可證重新審核之列。
李緒高認為,該公司的產品很難競爭過蒙牛這樣的大品牌,再加上重新審核生產許可證,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改資金,這無疑進一步削弱了企業的競爭力?!艾F在轉型生產乳飲料,原來的生產設備大部分能用上,算是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對于這樣的結果,李感覺還算慶幸。
另外一家青島企業喜來樂乳業,則更名青島喜來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轉型做養殖場,并且已經購進了一批奶牛。
而漢中市漢江酸奶廠則是陜西此次被淘汰的24家企業之一,這家主做酸奶的小廠被注銷生產許可證后也在謀求轉型。該公司的王毅告訴記者,“由于企業是小廠,規模小,在這次上臺階的整頓中被取消了生產許可證,公司停產后現在正在轉型做乳飲料,市場上已經有銷售,但由于競爭激烈,銷量在下滑”。
眾多小企業被關閉,對其他大企業來說,是否意味著并購的機會?東方艾格乳業分析師陳連芳認為,可能不大,因為小企業生產設備落后,又沒有奶源可以利用,并購了也是個累贅。
“大清洗”的效應
山東省畜牧協會奶業分會秘書長張志民感慨地說,“為什么國產奶粉不受歡迎,國產牛奶總是讓人心驚膽戰,就是因為國內乳制品行業的公信力讓消費者不信服。這次從政策層面強制加強企業的產品檢測,有利于恢復消費者對乳品行業的信心?!?/DIV>
2010年,三聚氰胺再次死灰復燃,涉案的企業橫跨陜西、天津、河北、甘肅、青海、吉林等省份,再次爆發的原因,除了監管不力,行業企業眾多,競爭無序也就成為主管部門痛下決心整頓的原因。
這次“運動式”的大整頓砍掉眾多小企業,讓乳制品行業的監管趨于嚴格,一定程度上把害群之馬清除出乳業行業,清除了監管死角。
不過,對于這次整頓,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4月8日表示,這是初步結果,具體還有待國家質檢總局公布具體的內容:現在,哪些具體企業被關閉,分布在哪里,市場以及收奶情況如何,還需等后續的結果。另外,還有107家企業在整改中,是否最后都能通過還存有疑問。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眾多小企業退出后,在原奶需求旺季經常發生的一窩蜂搶奶混亂局面,將會有所改觀。
紅星乳業負責人曾對記者表示,有的地方沒有奶源,沒有規范的生產條件,卻照樣會生產乳品,這中間就會用到“還原乳”,或者造假,這樣的企業出局是應該的,不然對行業影響太大。
陳連芳表示,很多小企業本身沒有奶源,生產乳制品有利可圖時就做個兩三年,沒錢賺后就轉做別的,“當奶源不足時就高價搶奶,原奶價格高時就會摻假造假,通過這次整頓,對乳業安全會有一定的改善”。
“相對來講,大企業不敢這樣做,如果摻假一經查出來,整個品牌都會毀掉的?!标愡B芳表示。
陳連芳認為,此次整頓的另一個效果是,“大企業的產能規模擴大了,小企業退出市場后,會留下一定的空間,大企業的產能利用率會提高,生產設備閑置率下降后,利潤也就能提高”。
但是,另一方面,盡管這次整頓砍掉了眾多小企業,但是國內乳業深層次的問題仍然存在,比如,產業布局不合理,重復建設嚴重,加工能力過剩,最重要的是,奶源問題依然存在,
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2009年修訂)第十七條明確要求,“新建乳制品加工項目已有穩定可控的奶源基地產生鮮乳數量,不低于加工能力的40%,改(擴)建項目不低于原有加工能力的75%。液態乳生產企業所用生鮮乳,100%使用穩定可控奶源基地產的生鮮乳,配方粉生產企業所用原料,50%以上為穩定可控奶源基地產的生鮮乳?!?/DIV>
而事實上,國內有一大部分企業在自有奶源建設上,一直比較落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乳品需求大省廣東,普遍實施“公司+牧場”的奶業生產模式。在該模式下,產業鏈條里沒有了散戶奶農和收奶站的環節,奶企和牧場的利益被緊密捆綁在同一條“船”上。
但是與伊利、三元等品牌通過自建牧場來控制奶源相比,廣東當地的乳品加工企業,由于體量小,大多采取合作建牧場,或者與牧場企業簽訂供奶合同,每年一簽。由于對多數牧場無控制權,在原奶價格高漲情況下,燕塘乳業、風行乳業、香滿樓牛奶等當地企業倍感成本壓力。
廣東省奶業協會秘書長陳三有告訴記者,目前當地企業只有風行乳業有三個大型牧場。而其他企業尚無自有牧場。正是看到這個短板,燕塘乳業正在走“回頭路”,正在建兩個新牧場,各有2000頭奶牛。王丁棉也向記者表示,“燕塘乳業正在加緊速度,今年會有改觀?!?/DIV>
10%的新空間
此次大整頓的另一個直接后果是,乳制品行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奶源和市場,將更多地向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四大品牌集中,乳企巨頭從中將更多受益。
蒙牛方面告訴記者,小企業被淘汰后,大企業市場占有率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小企業留下的空間,大企業會趁勢擴張彌補。
蒙牛方面表示,2010年,其在國內液態奶市場的占有率為33%左右,伊利也在30%左右,而光明則約為10%,三者加在一起占據國內液態奶70%多的份額。不過,蒙牛方面強調,這是自己的統計數據,還需要跟其他數據相對照。而伊利方面表示,2010年,伊利奶粉占據國內21%的市場份額,穩居中國奶粉第一陣營。
陳連芳提供的數據則顯示,蒙牛和伊利二者在國內常溫奶市場的占有率超過50%,加上光明,三者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三分之二。其還指出,通過此次審核的企業,市場占有率加在一起達到95%。
而乳業專家王丁棉則表示,業內普遍預期此次產業整頓,將會讓出全國乳制品市場份額的10%左右。
未來,隨著乳企巨頭市場占有率的提高,它們是否會通過“壟斷”來提價?陳連芳表示,乳制品與其它消費品不同,價格上漲,消費者就會減少消費,如果某個品牌提價,替代品就會出現。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北京虎網縱橫廣告有限公司對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北京虎網縱橫廣告有限公司,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請點擊“
我要投稿”。
注意: ·本網站只起到交易平臺作用,不為交易經過負任何責任,請雙方謹慎交易,
以確保您的權益。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戒毒藥品和醫療機構制劑的產品信息。
·任何單位及個人發布信息,請根據國家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注意產品功能表達,杜絕虛假違法廣告,產品功能夸大宣傳。
業務電話:010-53399568 手機/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注:本網站為專業的醫藥招商代理平臺,不出售任何藥品,買藥請到當地醫院咨詢,請不要撥打以上電話,謝謝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編號:11010502000363
工業和信息化部ICP備案/許可證號:
京ICP備12012273號-4
藥品醫療器械網絡信息服務備案號:(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4)第00532號
虎網醫藥招商網(www.www.goldure.com)版權所有,謹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