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4/11 0:00:00 來源:
未知
人物名片:上海醫藥集團總裁
年度表現:2010年4月,重組后的新上藥高管團隊集體亮相,徐國雄擊退眾多強勁對手,成功獲選新上藥總裁一職。
在履新的新聞發布會上,徐國雄承諾,未來3年新上藥將保持不低于行業平均增速、保持每年不低于20%的凈利潤成長,如無法完成,他將主動辭職。一諾千金、擲地有聲,表現出其極強的熱情和信心。
而重組完畢之后新上藥果然呈現脫胎換骨之勢,一邊進行內部整合,另一邊進行外延式并購。
對于國企重組中最大的整合難題,即內部協同如何實現高效,對合并報表的子公司如何進行管理,新上藥借鑒跨國企業的經驗,采取了經營委員會的模式——確立12家核心企業組成經營委員會,經營委員會由18個人員組成,徐國雄擔任委員會主任。在新上藥的發展中,工業和商業將是兩個重要的支柱。新上藥工業的規模極大,旗下十多家工業企業,總規模可達70多億元。對于工業的發展,徐國雄認為,新上藥有七不缺:不缺品種、不缺市場投入、不缺品牌、不缺高附加值的產品、不缺大品種、渠道不缺終端、不缺好的營銷團隊。事實確實如此,營銷費用高達26億元,國家保密品種8個,億元以上產品多達20個。
然而,就商業格局而言,相比國藥控股與九州通,上藥全國布局尚沒有完成,在最核心的華東市場,占有率也只有16%,可以說發展潛力很大,但面臨的挑戰也極為艱巨。于是乎,新上藥分銷板塊2010年展開了車輪式的并購,先后將中山醫醫藥、中信醫藥等納入麾下,從華東、華南向華北推進,實現區域性商業龍頭向全國性商業龍頭真正轉變。
現在,上海醫藥在完成A股整體上市后,又擬效仿醫藥老大國藥集團,欲赴香港上市融資加碼并購,而且這是一種涵蓋工業、商業、零售全產業鏈式的并購策略。
本報點評:頗有儒雅之風的徐國雄可謂是新上藥總裁的不二之選。在業內看來,徐國雄是少有的集戰略眼光、學習能力、工作熱情與成就欲望于一體的戰略型企業家,同時也是一個政治家。他能在不傷害中層積極性的前提下,調動中層力量去戰勝在國有企業中常見的惰性,然后勝利完成營銷目標,他在上海信誼任職的經歷充分證明了這種能力。
徐國雄雖然沒有醫藥專業背景,但很快就明白了醫藥市場的關鍵所在;知道什么時候該干什么事情,他在該張揚的時候絕不低調;在該低調的時候,則會虛懷若谷地聆聽別人的見解。他曾經率領干部在幾周內走訪了國內諸多成功的民營企業,而目標則是,聆聽民營企業的成功經驗。這對于老大心態濃重的國有企業界殊為罕見,而走訪的見聞,則成了他刺激下屬進步的動力。
在信誼的兩年,他幾乎沒有更換干部,沒有變更企業結構,就讓信誼突破了連續多年的增長乏力瓶頸,在毛利率大幅提升的同時,讓凈利潤達到原來的4倍。他還突破了曾經由某跨國咨詢公司對信誼品牌的定位,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將其定位于“中國領先的品牌仿制藥企業”。
走馬上任后,徐國雄已經發布了他的施政方略:實施營銷變革;促進研發轉型;深度資源整合;優化管控模式;轉變增長方式;創新機制體制。他有完備的變革方案,深化資源整合、優化管控模式將會節省大量的費用;而創新機制體制,將會解決困惑國有企業的動力問題。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